中美谈判为什么总感觉我们吃了亏?没办法,这是中美不同观念所致。 中国人的观念是合作共赢,底线是你别欺我太甚,即便手握杀手锏,也绝对不会把对手置于死地,只要对方说了软话就行了。西方国家人是赢者通吃,只要他有能力,会把对手置于死地,割地赔款是轻的。 看看美国人谈判的套路就明白了,他们上来就摆出一副高调架势,动不动在社交媒体上放话,谈判还没开始就先给市场吹风施压,这种风格跟他们的政治生态分不开,毕竟国内选票压力大,表演成分少不了。 中国代表团经常选择沉稳应对,谈判五个小时下来官方表态可能就一两句话,这种克制背后是长远算计,不争一时口舌之快。 老美在谈判桌上最爱玩的就是漫天要价那一套,明明谈的是贸易平衡,非要塞进一堆触碰中国核心利益的条件,甚至想把手伸到主权问题上。 这种得寸进尺的套路我们见多了,当年他们要求中国两年内增购2000亿美元商品,自己却不肯取消加征的关税,摆明了空手套白狼。 最近谈判中他们还把芯片管制和稀土供应挂钩,想着用技术卡脖子来逼我们让步,结果中国反手就祭出《反外国制裁法》,吓得美国企业赶紧恢复供应。 中国人讲求的是谈判要有底线思维,核心利益寸步不让,比如台湾问题就是红线中的红线,美方代表想绕开这个话题基本没戏。 而美国人把谈判当成零和游戏,总觉得一方赢必须另一方输,所以他们不断加码条件,甚至谈判刚结束就出台新的制裁措施。 这种思维差异让中美谈判就像两个武林高手过招,一个使的是直来直去的西洋拳,一个打的是以柔克刚的太极拳。 现实较量中中国手握稀土这张王牌,全球80%的稀土加工产能在我们手里,美国造F-35战机的镝铁合金九成靠中国供应。可咱们即使掌握这样的杀手锏,也不会往死里逼对手,顶多是作为反制手段点到为止。 反过来美国一有机会就下死手,芯片光刻机说断供就断供,EDA软件说停就停,恨不得把中国高科技产业掐死在摇篮里。 谈判桌上这种文化冲突特别明显,美国人喜欢直奔主题谈具体条款,中国人则更注重建立长期信任关系。老美总觉得我们在拖延时间,其实我们是看透了他们善变的本质,今天签的协议明天就能推翻,特朗普政府时期就吃过这种亏。所以现在我们学聪明了,任你外面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把底线守得死死的。 说到底这场博弈就像两个摔跤手互相掐着要害,中国抓住了美国的稀土命门,美国卡着中国的芯片脖子,谁都不敢真的下死手,因为全球化产业链早已把双方深度绑定。中国正在把稀土从原材料升级成高端成品,美国也在拼命搞稀土替代,这场较量远未到终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中美之间,已经没有回头路了。美国手里的绳子,已经勒住中国经济的咽喉;而中国手里的
【4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