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对台湾的态度很明确,不管岛上有多少人嚷着“台独”,也不管市县乡里多少人支持统

蕊蕊聊过去 2025-10-30 18:55:49

大陆对台湾的态度很明确,不管岛上有多少人嚷着“台独”,也不管市县乡里多少人支持统一,底线就在那儿摆着。想来大陆的,欢迎;想去国外的,不拦着;哪儿都不去的,也行。可要是大陆统一台湾那天,解放军开进去了,还有人跳出来反对,甚至动家伙,那就别怪大陆硬起来了。 海峡两岸,风起云涌,一场无声的较量悄然拉开帷幕。大陆大门敞开,欢迎台胞来往,可若“台独”势力一意孤行,统一那天,红线一触即发。历史车轮滚滚,谁能挡住民族团圆的脚步?这份态度,藏着多少血脉深情与铁腕决心? 清康熙二十二年,也就是1683年,施琅带兵从福建水师出发,在澎湖海域跟郑氏势力干了一仗,清军主力歼灭敌舰,收复澎湖和台湾,从此设台湾府,派官员管事儿,征税办学,跟内地州县一个样。这份统一,稳稳当当维持了两百多年。 转眼到十九世纪末,清廷在甲午战争中栽了跟头。1894年到1895年,中日打得不可开交,清军败北,1895年4月17日,在马关签下《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硬生生割让给日本。岛上老百姓不服气,拿着家伙事儿跟日军拼命,可清政府自身难保,只能眼睁睁看着。 这段屈辱史,让人一想就来气,日本占了台湾整整五十年,推行同化政策,逼着岛民学日语改名字,文化上压得死死的,祖宗牌位都得藏起来。 岛上人没忘了根儿,反抗从没断过。1930年10月27日,雾社事件爆发,赛德克族马赫坡社首领莫那·鲁道率众起事,袭击日方据点,这是日据期最后一次大武装反抗,死了不少人,但那股不屈劲儿,至今让人敬佩。 抗日战争打赢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10月25日在台北公会堂,日本总督安藤利吉签降书,中国代表陈仪宣布台湾光复,岛上民众欢天喜地,五色旗升起,取代太阳旗,从法律到事实上,全都回归祖国。 这份光复,有国际法撑腰。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重申宣言内容,日本9月2日投降书上也写得清清楚楚。 联合国2758号决议1971年通过,更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谁也别想钻空子。 可好景不长,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两岸分治。新中国成立后,大陆一直把台湾当自家兄弟,1955年周恩来在人大常委会上说,愿意和平解放台湾;1979年起,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大门越开越大。 这些年,经济上给台商优惠,零关税让台湾水果直奔大陆市场;文化上,交流不断,年轻人来大陆上学旅游,看看高铁飞驰、城市灯火,亲身感受到祖国发展。 1992年10月,海协会和海基会在香港会谈,达成了“九二共识”,双方口头表述一个中国原则,各表各话。这共识一出,两岸贸易火爆,1993年直航航班开通,亲人团圆,文化节上妈祖信众来来往往。 大陆态度明明白白:一个中国原则下,什么都好谈。岛上台胞想来大陆做生意,台胞证一办就行,深圳会展中心到处是台企摊位;想去国外,不挡道,桃园机场照常起降;哪儿都不去,也自在,海峡两岸灯火通明。 这政策接地气,出发点就是一家人。1993年《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2000年《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都把话说透: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和平统一最好,但分裂绝不答应。 这些年,惠台措施一波接一波,2025年10月25日,大陆定为日本对台湾统治结束纪念日,各地纪念活动,国台办重申共享繁荣。 可岛上总有少数“台独”势力不消停,改教科书去中国化,拉外人下水。这帮人忘了历史,《开罗宣言》黑纸白字,全球主流国家都不认“台独”。他们搅黄了好局面,让两岸关系绷紧,可大势没变,台湾根在中国,文化血脉连着大陆,老一辈岛民心里门儿清。 大陆底线铁板钉钉:欢迎来去自如,但统一那天,谁敢跳出来反对,动家伙事儿,就别怪我们硬气。解放军维护主权,天经地义,跟康熙收台、光复荣归一个理儿。那些分裂分子,逆潮流而动,早晚自讨苦吃。 两岸统一,是人心所向。康熙年间收复台湾是这样,1945年光复也是这样。现在大陆发展快,GDP稳居世界第二,科技民生样样行,岛上年轻人多来走走,就能明白,统一不是威胁,是机遇。经济融合深了,贸易额破纪录,文化交流热络,妈祖庙香火不断。 说到底,大陆对台湾这份心,从没变过。能和平最好,坐下来谈;非得硬来,也得护家。历史证明,台湾从来是中国领土,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那些嚷“台独”的,醒醒吧,民族复兴大潮,谁也挡不住。

0 阅读:62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