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抗日名将孙立人次子孙天平正式向大陆提出申请,请求将其父遗骨迁葬安徽故里。

开心唠唠嗑 2025-10-28 23:53:14

近日,抗日名将孙立人次子孙天平正式向大陆提出申请,请求将其父遗骨迁葬安徽故里。 ​​​孙立人将军的儿子孙天平最近正式向大陆申请,想把父亲的骨灰迁回安徽老家安葬,这事拖了快八十年,现在才提出来,孙立人一九四九年去了台湾,后来被蒋介石软禁,一直到一九八八年才重获自由,他生前最想的就是死后能回老家 八十年是什么概念?是一个婴儿从牙牙学语到垂垂老矣的时光,是孙立人将军从隔海望乡到魂留异乡的漫长等待。这位曾在滇缅战场率领中国远征军痛击日军的将领,生前没能踏上故土,死后这份归乡心愿,也被海峡的风浪吹了近一个甲子。 很多年轻人可能不太清楚孙立人在抗日战场上的分量。1942年仁安羌战役,他带着不到一千人的兵力,硬是从数倍于己的日军包围圈里,救出了七千多名英军和传教士,这一战让他在国际上名声大噪,连英国国王都给了他勋章。这样一位能打硬仗的将军,本该有更舒展的人生,却在1949年后被软禁了整整三十三年。 三十三年啊,从四十多岁的壮年到七十多岁的老人,人生最该发光的日子,他却被圈在台湾的小院里。没有兵权,没有自由,连见亲人都要受限制。可即便这样,他心里最惦记的还是安徽庐江的老家,跟身边人念叨最多的,就是“死后要回去,埋在父母身边”。 人这一辈子,挣再多功名,到最后求的不过是“落叶归根”四个字。孙立人将军在战场上不怕死,被软禁时不低头,可对故乡的念想,却成了他一辈子的软肋。他没能等到回家的那天,这份遗憾就落到了儿子孙天平身上。 孙天平今年也该是古稀之年了吧,替父亲完成归乡心愿,成了他晚年最重要的事。早些年两岸交流没这么顺畅,这事一直没敢提;现在时机慢慢成熟,他终于鼓起勇气向大陆申请,就想让父亲的骨灰,能踏踏实实躺在故乡的土地上。 有人说,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迁不迁葬还有什么意义?可在中国人的骨子里,“根”永远是最要紧的。孙立人将军为国家打过硬仗,为民族流过血,他的功绩不该被忘记,他的心愿更该被满足。让抗日英雄魂归故里,不只是对他个人的告慰,更是对所有为国奉献者的尊重。 这些年,大陆一直在尽力帮漂泊在外的英烈“回家”。从海外寻回志愿军烈士遗骸,到帮抗战老兵寻找故乡,每一件事都透着对英雄的敬重。孙立人将军的归乡申请,相信也会得到应有的重视——毕竟,没有哪个中国人,会忍心让一位抗日名将,永远隔着海峡望故乡。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3

猜你喜欢

开心唠唠嗑

开心唠唠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