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号,中、美在韩国釜山的会晤结束了,中方刚刚发布了新闻稿,而特朗普也在空

姚博士看世界 2025-10-30 16:18:12

10月30号,中、美在韩国釜山的会晤结束了,中方刚刚发布了新闻稿,而特朗普也在空军1号上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总的来看,双方对于这一次会面的评价都很高。其核心不仅在于达成了某些具体的协议,而是在于为未来的中美交往和互动建立了模式与规范。 第一,就是以经济合作与经贸磋商为引领。实际上这次中、美会谈的核心内容,包括达成的主要协议,都是以五轮的中美经贸磋商为基础的。特朗普对华的主要关切还是在经贸领域,而中美主要的利益与分歧也主要集中在经贸。因此在特朗普剩下的任期当中,经贸磋商恐怕会贯彻始终,成为中美关系的重中之重。 第二,就是以元首会晤一锤定音。虽然双方在之前的磋商当中达成了共识,但最终都是在釜山的这次会晤当中最终敲定的。这也表现出,在未来的中美关系当中,元首会晤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年中国将主办APEC峰会,美国将主办20国集团峰会,中、美已经表达了对于对方主办相关活动的支持,这想必也都会成为中、美元首会晤的重要场合。此外,中、美也都已经邀请对方于明年进行互访,这也是一个重大突破。 第三,就是从对等升级到对等降级。从4月份以来,以美国为始,中美之间在关税和出口管制领域,掀起了一波对等升级的浪潮。从商务部刚刚公布的马来西亚磋商成果来看,双方基本上开启了对等降级的步奏。比如将对等关税各自延期一年,将出口管制也各自延期一年,将降关税与大豆采购挂钩。总的来看,就是你走一步、我走一步,要么对等升级、要么对等降级。这在世界各国与美国的谈判当中 也是独一份的。 第四,那就是台湾问题在中美对话当中的缺席,这也是一个有趣的动向。中方发布的新闻稿当中完全没有提到台湾,特朗普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表示双方没有谈台湾问题。这和过去相比是一个比较大的模式变化。它并非忽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重要干预作用,中方在军事上肯定在做充分的准备。但它对外释放的一个信号恐怕是,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中方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实力,解决这个内战的遗留问题,而不需要同美国或其他外部力量进行商量和讨论。因此,“台湾问题的缺席”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特点。 因此总的来看,这次会议的信息和信号虽然庞杂,但浓缩下来,恐怕就是以上这些相处模式上的重要变化。中美的贸易磋商恐怕会延续特朗普的整个任期,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中方恐怕会以更加平等和对等的姿态,与美国建构新的相处逻辑。在台湾问题上,中方恐怕也会展现更多的主动性,尽量不让其出现在双边会谈当中,从而减少外部力量打“台湾牌”的空间。

0 阅读:89

猜你喜欢

姚博士看世界

姚博士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