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实施“最严厉制裁”!中方拒绝与荷兰官方就安世事件开展磋商,导致荷兰把控下的

风林事儿说 2025-10-30 15:56:54

对中国实施“最严厉制裁”!中方拒绝与荷兰官方就安世事件开展磋商,导致荷兰把控下的安世总部难以保障欧洲车企芯片供应,法国总统直接呼吁欧盟对中国实施“最严厉制裁”。 事情的起点很清楚,安世半导体早就不是荷兰的企业了,2018年就被中国闻泰科技收购,成了中资控股的公司,主要生产汽车上常用的基础芯片,虽然不是最尖端的,但欧洲车企的逆变器、保护器件这些关键部件都离不开它。 可2025年9月,荷兰政府突然翻出一条旧法律,没走正常程序就强行接管了安世的总部资产,嘴上说“出于国家安全”,却拿不出任何实在证据,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在美国施压下搞的小动作。毕竟几个月前,美国商务部还秘密找过荷兰,要求撤换安世的中国籍CEO。 这种先下手抢资产、又不承认做错的霸道做法,本身就把协商的基础毁了。中方拒绝的从来不是“磋商”,而是荷兰这种“先定罪再谈”的虚伪姿态。 荷兰经济大臣主动求见,却坚决不认错,甚至还为美国辩护,说白了就是想既占着抢来的资产,又让中国取消反制措施,天下哪有这种道理? 中方当然不会配合,商务部明确要求荷兰守契约、讲法治,保护中资的合法权益,可荷兰根本听不进去。 直到中方拿出真反制手段,荷兰才慌了神—安世80%的产品都要在中国东莞、惠州的工厂加工,中方一限制出口,荷兰总部手里根本没货可发,欧洲车企的芯片库存立马告急。这哪是中方“导致”的供应问题?分明是荷兰自己的错误操作砸了饭碗。 欧洲车企的困境,是被荷兰和美国拖进了坑里。大众、奔驰这些巨头早就慌了,安世的逆变器芯片占全球四成份额,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供应商,新供应商的认证和产能提升至少要几个月,库存撑不了多久,搞不好就得停产。 不过讽刺的是,法国总统喊着制裁,德国车企却最先跳出来反对,因为他们每年要用上千吨中国稀土,真要是制裁升级,别说芯片了,连汽车的核心部件都造不出来,德国总理就算附和几句,也架不住企业集体施压。 这场景和当年欧盟制裁中国光伏多像,十几年前欧盟搞“双反”,结果自己的光伏产业产值跌了85%,装机量份额从74%掉到14.5%,最后还是欧洲企业恳求取消制裁。 现在芯片和稀土的依赖比当年光伏还深,真搞“最严厉制裁”,先垮的只会是欧洲自己的制造业。 法国总统的呼吁更像是一种无力的情绪发泄,根本没考虑现实。 欧盟的《反胁迫工具法案》看着唬人,可真要用来对付中国,最先受伤的是欧洲车企、光伏、电子这些依赖中国供应链的行业。 荷兰自己都已经骑虎难下,接管安世本想“保障供应”,结果反倒让供应彻底中断,现在中方又让安世中国区独立运营,荷兰连总部的控制权都成了摆设。 说白了,欧洲要是真听法国的搞制裁,不过是重复当年“损人不利己”的老路,最后只会让自己的产业缺口更大,而中国手里的稀土、制造产能这些筹码,只会更有分量。 这场闹剧从头到尾都说明,谁破坏规则谁就要付出代价。荷兰跟着美国搞单边打压,欧洲车企买单;法国喊着制裁,却连自家产业的命门捏在中国手里都没搞明白。 中方的态度一直是谈可以,但错误得纠正、尊重规则。要是欧洲非要一条道走到黑,最后被“制裁”的恐怕不是中国,而是欧洲自己的产业未来。

0 阅读:0
风林事儿说

风林事儿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