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固态电池成了热词,奇瑞、比亚迪等车企陆续放出量产时间表,说2030年前就能全

李宝龙剪辑 2025-10-30 12:03:22

最近固态电池成了热词,奇瑞、比亚迪等车企陆续放出量产时间表,说2030年前就能全面普及,续航破1000公里、充电15分钟搞定的特性,让不少人盼着:“燃油车要完了,汽油肯定得大降价!” 但可惜,这届车主可能等不到油价“跳水”的那天。不是固态电池不够强,而是汽油价格从来不是“新能源车说了算”,这几个关键真相得弄明白。 1. 就算燃油车少了,汽油需求也降不快 大家以为汽油只供汽车烧?错了。数据显示乘用车用油只占汽油总消费的72%,剩下的28%全是“刚需”:化工行业要用它做PX、乙烯,飞机船舶的燃料也得靠汽油调和,甚至农村的摩托车用油需求还在以每年7%的速度涨。 更关键的是,固态电池普及是场“持久战”。就算2030年它的市占率能到20%,低线城市和农村还是燃油车的天下——毕竟全国12万个加油站覆盖率达98%,而县域以下充电桩还不到22%。国际能源署预测,汽油需求要到2028年才达峰,之后每年也就降0.8%,这点降幅根本掀不起浪花。 2. 产油国早把“后手”备好了 油价的核心话语权不在消费者手里,而在“欧佩克+”的会议室里。2023年油价一跌,沙特直接带头每天减产50万桶,俄罗斯跟着延长减产计划,硬生生把油价从67美元/桶拉回80美元以上。2024年底他们又宣布,把每天220万桶的减产措施延长到2026年,就是为了稳住价格。 这些产油国早就看透了能源转型的趋势,一边通过减产托底油价,一边悄悄把生意重心转去做石化原料——毕竟石化行业的汽油需求每年能涨3.5%,这部分收益足够补回燃油车市场的损失。咱们以为是技术打败油价,其实人家早换赛道赚钱了。 3. 油价是“多国博弈盘”,固态电池只是小棋子 汽油价格的水比想象中深多了:原油成本占比高达60%-75%,美元一升值,油价就得涨;中东一打仗,供应就紧张;甚至美国释放战略储备、中国调整进口配额,都会影响终端价格。2022年俄乌冲突时,新能源车渗透率都快30%了,油价还不是飙到了每升9块多? 对普通车主来说,与其盼油价下跌,不如算笔实在账:就算油价降1块钱,燃油车每年保养、维修的钱,也比新能源车多花几千块。而固态电池普及后,新能源车的续航、安全问题都解决了,用车成本只会更低——这才是真正影响我们的“关键点”。 说到底,固态电池的意义不是“打垮汽油”,而是给我们多一个不用看油价脸色的选择。等2030年路边全是快充10分钟的电动车,谁还在乎汽油是6块还是8块呢?

0 阅读:29

猜你喜欢

李宝龙剪辑

李宝龙剪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