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年,孙坚在一口深井中,打捞出一个妇人。她披头散发,衣衫不整,但尸身却栩

趣史小研究 2025-10-29 16:59:19

公元191年,孙坚在一口深井中,打捞出一个妇人。她披头散发,衣衫不整,但尸身却栩栩如生,而在其白皙的脖颈上,还挂着一个锦囊。见此情形,孙坚命令道:“透露消息者,杀无赦。” 这事儿的源头,其实发生在公元190年,也就是标题所说事件的前一年。当时董卓一把火烧了洛阳,挟持皇帝跑路了。各路诸侯联军进了洛阳城,孙坚是第一个冲进去的。 洛阳皇宫都成废墟了,孙坚的人马在救火时,发现南宫一口井里五彩放光。他赶紧让人下去打捞,捞上来的,就是标题里说的:一具宫女的尸体。虽然泡在水里,但尸身不腐,栩栩如生。更奇的是,她脖子上挂着一个锦囊。 孙坚打开锦囊一看,在场的人全都倒吸一口凉气——里面装的,竟然是传国玉玺! 咱得先说说这玉玺是啥。这可不是一般的金银珠宝。这玩意儿,是李斯用千古奇珍“和氏璧”给秦始皇刻的,上面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是啥?这是皇权的终极象征,是“天命所归”的合法凭证。 在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世,谁拿到这个,谁就有了“合法性”的心理优势。孙坚当时只是个长沙太守,是袁术手下的“先锋”。他一个臣子,私藏了皇帝的玉玺,这是什么行为?这是赤裸裸的谋反,是政治上的核武器。 所以他立马下了那道封口令:“透露消息者,杀无赦。” 他太知道这东西的分量了。 可这玉玺,它不是“祝福”,它是个“诅咒”。 孙坚拿到玉玺后,整个人的心态都变了。他不再满足于当个先锋将军了。他有了更大的野心。 这事儿很快就走漏了风声。联军总司令袁绍就来问他要。孙坚怎么可能给?他当时指天发誓,说我要是拿了玉玺,“异日死于刀箭之下!” 拿了玉玺,孙坚就赶紧脱离了讨董联盟,带着部队回江东老家,想“闷声发大财”。可半路上,他跟荆州的刘表杠上了。 为啥杠上了? 一,刘表截断了他的归路。二,更重要的是,孙坚心里揣着玉玺,他要扩张地盘,实现他的“天命”,荆州就是他“王霸之业”的第一块绊脚石。 于是,公元191年,就是标题里这个年份,孙坚亲率大军,猛攻刘表治下的襄阳。 这江东猛虎打仗确实猛。刘表手下的大将黄祖根本不是对手,被打得屁滚尿流,只能缩在襄阳城里当缩头乌龟。 孙坚把襄阳围得水泄不通,眼看就要破城了。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了。 一天夜里,刮起一阵邪风,“咔嚓”一声,孙坚中军大帐的帅旗,旗杆被拦腰吹断了! 这在古代打仗,可是天大的凶兆。老将韩当一看这情况,脸都白了,赶紧劝孙坚:“将军,这是不祥之兆啊!咱们先撤兵吧?” 要是搁以前,孙坚可能还会掂量掂量。可现在他心里揣着“天命”,他膨胀了。 他觉得,我才是老天选中的人,区区一阵风算什么? 他大骂韩当动摇军心,下令攻城攻得更猛。人呐,一旦被“天命”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绑架,就特别容易看不见眼前的坑。 城里的刘表急得团团转。他的谋士蒯良出了个毒计。 他让大将吕公带五百人,假装突围,往城外的岘山跑,把孙坚引出去。 孙坚什么性格?猛啊!急啊! 一听说有人跑了,想都没想,只带了三十多个骑兵就亲自去追。他把大部队都甩在了后面。 吕公领着人就往山里钻,孙坚在后面紧追不舍。 追到山坳里,吕公的人影突然不见了。孙坚正纳闷呢,突然一声锣响! 山顶上石头“噼里啪啦”往下砸,两边的树林里弓箭“嗖嗖”地往外射。 这根本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陷阱。 孙坚躲闪不及,当场被石头砸中脑袋,身上插满了箭矢,一代猛虎,就这么窝囊地死在了岘山。 那年,他才37岁。 这事儿,咱回过头来看,是不是特别讽刺? 他死于什么?石头和弓箭。 他当初发的誓是啥?“死于刀箭之下”。 这不就应验了吗! 那个在190年洛阳深井里,从宫女尸身上拿到的传国玉玺,非但没有保佑他“受命于天”,反倒成了他的催命符。 它点燃了孙坚不该有的野心,让他无视了战场的凶兆(断旗),让他变得轻敌冒进,最终把他送进了吕公的埋伏圈。 孙坚以为他从井里打捞上来的是“天命”,可谁承想,那锦囊里装的,其实是他的“死期”。那个披头散发、栩栩如生的妇人,不过是来给他送信的。 所以他那句“杀无赦”,与其说是为了保密,不如说是在掩饰自己撞大运之后的恐惧——他拿了这块烫手的山芋,从此,就再也回不了头了。

0 阅读:140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