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带俄罗斯迎来三百年最大觉醒!意想不到的是这觉醒还与中国35万亿的力量紧紧绑在一起,就连专家都夸普京明事理。这种觉醒却跟中国的崛起紧密相连,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们先得说说俄罗斯这三百年的纠结,300多年前彼得大帝迁都彼得堡,一门心思向西看,总想融入欧洲。 事情总是事与愿违的,不管怎么努力西方从没真正接纳过这个横跨欧亚的大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又抱着幻想妥协,结果换来了北约东扩的步步紧逼。 直到普京接手这局面才彻底扭转,叶利钦卸任时握着他的手说照顾好俄罗斯,普京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他看清了西方的本质那就是他们根本不允许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存在,所谓的援助全是空头支票,这才有了后来的战略转向堪称三百年未有的觉醒。 要说这觉醒首先是外交上的回头看,过去俄罗斯眼里只有欧洲现在全力向东转,普京早在执政初期就察觉世界经济重心在东移特意设了远东发展部, 甚至听他还办东方经济论坛,把符拉迪沃斯托克设为70年自由港就是要对接亚太的活力。 军事上的觉醒更明显,面对北约把30万快速反应部队摆到家门口,普京果断拆分西部军区重建莫斯科、列宁格勒两大军区,针对性应对西方威胁。 要知道俄罗斯本就有完整军工体系,能造所有顶尖武器这下更是腰杆硬挺,经济上的觉醒最痛也最关键。 西方制裁让俄罗斯明白,把经济绑在别人身上就是命脉被掐,于是普京推动经济去西方化,大力发展和友好国家的合作而中国正是这一战略的核心伙伴。 这就不得不提中国那35万亿的分量了,可不是直接给俄罗斯投钱而是我国高新区创新产业年营收近35万亿,这背后是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创新能力正好能和俄罗斯互补。 普京早就看清中国的崛起是俄罗斯的机遇,中俄合作的成果已经遍地开花,早在去年双边贸易额冲到2448亿美元,中国连续15年是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源源不断输华2024年输气量达310亿立方米,而中国的汽车、家电也占了俄市场半壁江山。 更关键的是合作的深度,两国本币结算比例已提升到80%绕开了美元霸权,86个大型合作项目正在推进涵盖能源、汽车、基建等领域投资额高达18万亿卢布。 中欧班列经俄线路占比超70%物流动脉越跑越通畅,普京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懂相互成就的道理。 俄罗斯需要中国的市场和制造,中国需要俄罗斯的资源和战略支撑,就像他说的“俄罗斯需要繁荣的中国,中国也需要强大的俄罗斯”这可不是客套话。 这种觉醒和合作本质是对单边霸权的反抗,西方总想搞小院高墙,中俄却在打造开放的合作样板。 从联合声明捍卫二战成果到金砖框架内协作,两国正成为多极化的顶梁柱。 现在再看这三百年觉醒不是突然来的,是普京带领俄罗斯挣脱了对西方的幻想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而中国35万亿的硬实力,正好给这份觉醒添了最稳的支撑,大国之间的默契从不是偶然。 中俄用“不结盟、不对抗”的方式,走出了一条新型大国关系之路,这既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针对第三方而是实实在在的彼此成就。 看到这儿你该明白了吧?普京的“明事理”,是看清了世界大势;中国的35万亿,是硬实力的底气。 两者碰撞出的火花不仅改变着中俄更在重塑世界格局,那么你觉得这种大国协作会改变未来吗? 信息来源:中国网,《中俄合作的丰富内涵将不断充实》2024-0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