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称轰炸广岛长崎只是小冲突“我们跟日本以前有过点摩擦,这事儿你们大概也听过。

马妍 2025-10-29 10:08:16

特朗普称轰炸广岛长崎只是小冲突“我们跟日本以前有过点摩擦,这事儿你们大概也听过。”10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日本访问时,竟用“小冲突”来形容二战末期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的行为。要知道,这两次核爆炸导致约22万人当场死亡,还有超过20万人因辐射陆续死去,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普通老百姓。

这话一出,立马炸开了锅。可特朗普紧接着又说,尽管经历了这么可怕的事,现在美日却成了“最铁的朋友和伙伴”。他这种前后矛盾的说话方式,恰恰暴露了他那套外交逻辑——历史就是个拿来就用的工具,真正的核心永远是利益。

事实上,特朗普在原子弹问题上刺激日本,已经不是头一回了。早在2025年6月,聊到空袭伊朗核设施时,他就随口提了句:“我不想提广岛,也不想提长崎,但原子弹确实让战争结束了。”当时日本民间就炸了,痛批他“根本不把因原子弹死去的21万人当回事”。可日本官方却出奇地低调,只是不痛不痒地说这是“令人遗憾的人道灾难”,没敢直接怼美国。

看得出来,特朗普这些话可不是随口说说,而是有意为之的外交试探。他故意轻描淡写地揭日本的伤疤,就是想看看这个“小弟”能忍到什么程度。

他把原子弹轰炸说成“小冲突”,表面上看是没常识,其实是他一贯的外交套路——用惊掉下巴的大实话,扯掉那些虚头巴脑的外交辞令,让大家看清国际关系里赤裸裸的“谁拳头硬谁说了算”。

这么干,一来能讨好他的国内粉丝,他们就爱看总统在外面“有啥说啥”;二来也是敲打日本,提醒它在这个同盟里谁才是老大。

有分析就指出,“在实力不对等的同盟里,弱的那一方很难真正被平等对待”。特朗普这番话之所以引起这么大反应,不只是因为内容过分,更是因为它扯下了美日所谓“特殊关系”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当然,他随后又立马强调美日现在是“最亲密的朋友”,这可不是随便找补。他这趟来日本,目标很实在——让日本多掏钱,多给美国好处。

听说特朗普带着一份5500亿美元的大单来的,这是日本上届政府答应给美国的投资承诺。而他显然还想再多要一点,尤其是在能源等领域。

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也早有准备,手里攥着一份精心准备的“采购清单”,上面列满了美国皮卡、大豆和天然气等商品。日本想通过这种“买买买”的方式,弥补美国在关税战里的一些损失,让特朗普感受到他们的“诚意”。

兵器,高市早苗的反应很有意思。她在跟特朗普通话时强调:“加强日美同盟,是我任期内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头等大事。”

可以说,她对美国示好的速度之快、姿态之低,让不少人惊讶。她还打算在防卫政策上做大调整——可能把军费开支提高到GDP的2%。这明显是在配合美国的战略。

特朗普这次行程里,还特意安排了视察停在横须贺港的“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这个举动信号很强——在东京湾的海面上,这艘十万吨的大家伙本身就是最直接的外交语言。高市早苗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巩固美日关系的好机会。

当然,尽管特朗普和高市早苗在公开场合大秀“关系铁”,但台面下却是暗流汹涌。今年6月的北约峰会,当时的日本首相石破茂突然决定不去,就被普遍解读成是对美国的“无声抗议”。

同时,日本也在悄悄搭建“去美国化”的生存体系:解除对中国牛肉的进口限制、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试点用人民币结算能源交易等等。这些动作说明,日本一方面得忍受美国在经贸、安全等方面的不断索取,另一方面还得维护自己的民族尊严,这根平衡木越来越难走了。

美日关系可以说如今正经受着信任危机,这种结构性的矛盾不会因为换个领导人就消失。对日本来说,怎么在维护自身核心利益和维持同盟关系之间找到平衡,估计会是未来几年外交政策的最大难题。

0 阅读:3
马妍

马妍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