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失肾精,才会发育迟缓,一个千古名方,补肾生精,阴阳双补!
“童失肾精,发育迟缓”,这短短八个字,精准点出了肾精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作用。
现在养孩子和以前不一样,都讲究科学喂养,孩子养的比较精细,但是不少家长却发现,孩子好像身高体重都跟不上同龄小朋友,有的甚至走路、说话都落后,去检查被诊断出“发育迟缓”。
这些表现,实则都是肾精亏虚发出的“预警信号”。
此外,如毛发枯黄易断、牙齿萌出过迟、反应迟钝等现象,也都是肾精亏虚的重要临床表现。
一则调治小儿发育迟缓的经典名方——地黄饮子。此方源自《圣济总录》,由12味药材精妙配伍而成,能精准补养肾精、调和阴阳,为孩子的生长发育“注入能量”。
方中药物配伍严谨,各司其职:
熟地黄与山茱萸构成方剂基础,堪称滋补肾精的“黄金搭档”,主要发挥滋补肾阴、填充精血的功效,山茱萸酸涩微温,可益肾固精,防止肾精耗散,让补进去的精气“留得住”。
巴戟天与肉苁蓉配伍,专司温补肾阳,有家长疑惑,补精为何还要补阳?中医讲究“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本就相互依存、互为根基,只有肾精充盈且肾阳充足,阴阳平衡协调,才能真正推动气血运行、骨骼生长,让发育“动起来”。
麦冬、石斛与五味子协同作用,增强滋阴敛液之功,对孩子身高落后、头发枯黄易脱等问题有针对性改善
附子、肉桂温阳助火,推动气血运行,缓解孩子手脚冰凉、精神萎靡、活力不足的情况。
石菖蒲、远志、茯苓,开窍醒神,三者合用能开通心窍、益智健脑,帮孩子反应更灵敏、注意力更集中。
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促进药物吸收。
该方剂的特色在于补阴与补阳兼顾,填精与开窍并行,兼顾脾胃运化,共奏补养肾精、调和阴阳、助力发育之效,符合中医“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疗理念。
临床案例实录
男孩,3岁6个月。主诉身高、体重均低于同龄儿童标准,语言表达能力仅相当于2岁水平,行走稳定性差,易摔倒。
临床表现:
生长发育指标:身高8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