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霍夫,滚蛋!” “别当美国傀儡!” 近日,荷兰阿姆斯特丹、埃因霍温等多座核

月栖海棠 2025-10-28 19:19:19

“斯霍夫,滚蛋!” “别当美国傀儡!” 近日,荷兰阿姆斯特丹、埃因霍温等多座核心城市街头掀起大规模抗议浪潮,数千民众举着醒目标语围堵议会大厦,矛头直指荷兰副首相兼经济事务大臣迪克·斯霍夫——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是他主导推动的争议决策:强行接管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Nexperia)。 事件不仅让荷兰国内撕裂加剧,更暴露了欧洲在大国科技博弈中的两难困境。 争议的核心,是荷兰政府宣称的“国家安全”与本土民众感知的“利益牺牲”形成尖锐对立。 据安世半导体2024年官方财报显示,其全球80%的产能集中在中国天津、东莞生产基地,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消费电器等民生领域,荷兰本土仅保留研发中心及15%的高端产能。 关键背景是,安世半导体与中国核心客户的长期供货合同将于10月19日到期,双方已敲定后续合作采用人民币结算,这一商业选择原本能帮企业规避汇率波动风险,每年节省约1200万欧元汇兑成本。 但斯霍夫政府却以“保护芯片供应链安全、防止先进技术外流”为由,推动议会通过紧急法案,要求中资股东转让全部股权,由荷兰政府牵头的财团临时接管。 这一操作看似“维护主权”,实则暗藏地缘博弈痕迹——《华尔街日报》等美媒随即发文称赞,称其“阻断中国获取关键半导体技术通道”,而美国商务部同期宣布将荷兰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延长一年。 明眼人不难看出,这更像是荷兰为讨好美国、换取美欧贸易谈判筹码的妥协之举。 最直接的受害者,是荷兰本土产业。荷兰汽车工业协会(RAI Vereniging)紧急发布预警声明,指出安世半导体供应的功率芯片占荷兰车企(如沃尔沃、世爵)零部件采购量的35%,政府强行接管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预计每月将造成超2亿欧元产能损失。 更让企业不满的是,若后续无法延续人民币结算,仅汇率波动就会让荷兰车企采购成本上涨8%-10%, 最终要么转嫁给消费者,要么削弱国际竞争力。 “这不是保护国家安全,而是把荷兰企业当成美欧博弈的牺牲品。”欧盟工业政策专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扬·施密特(明确身份增强权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安世半导体的技术属于成熟制程,并非荷兰限制出口的先进光刻机领域,所谓“技术外流风险”纯属借口。 他进一步警示,此举会让欧洲企业失去中国市场信任,原本推进的中欧半导体合作项目已暂停磋商,长期将加剧欧洲科技产业边缘化。 荷兰民众的愤怒并非无的放矢。抗议现场的车企工人范德萨告诉记者:“我们不在乎地缘政治,只担心供应链断了丢工作。 政府讨好美国,却让我们付代价。”荷兰中小企业协会数据显示,安世半导体的荷兰本土供应商达120余家,若企业运营受影响,将直接波及超2万个就业岗位。 反观国际社会,巴西、东盟等经济体早已推进人民币结算,安世半导体的选择本是顺应全球化的商业决策。 荷兰逆势操作不仅引发中国外交部严正抗议,也让欧盟内部产生分歧——德国、法国担忧此举破坏中欧经贸互信,影响欧盟企业在华利益。 一场接管风波,戳破了“国家安全”外衣下的利益算计。 斯霍夫的决策究竟是守护荷兰利益,还是沦为美国博弈棋子?荷兰能否承受科技脱钩、产业受损的连锁反应?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0 阅读:0
月栖海棠

月栖海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