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位被凌迟处死的犯人,当面调戏慈禧,至死一声不吭 1905年4月,清朝刚刚废除凌迟这种酷刑,可一个月后的5月10日,北京菜市口却再次上演了这场血腥刑罚。这次凌迟是慈禧太后钦定的,受刑者是个横行京津的恶匪康小八。他到底做了什么,让已经废除的酷刑又为他重新启用? 康小八原本姓吴,绰号吴秃子,回族人,天津卫人氏,因为早年过继给北京东皇庄的康家,改姓为康。他家里有三头毛驴,专门运载京津两地行人、货物,赚点运费糊口。这样的日子本该平淡度过,但康小八不甘心这样过一辈子。 有一次,康小八帮一位客商运货,途中遇到打劫的混混。康小八不但没害怕,反而挥舞皮鞭把那些人赶跑了。客商很欣赏他的胆量,就长期雇他当保镖,还从日本买了把左轮手枪给他,配了三百发子弹。 有了枪的康小八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客商身边的人劝他小心,说康小八是个光棍无赖,要是惹出人命官司,康小八说跑就跑,而客商家大业大,肯定要被连累。客商听了越想越怕,就想要回那把枪。 有一天,康小八护送客商从北京回老家,出了德胜门,看着两边荒凉的庄稼地,客商有些害怕。康小八问他是不是害怕,害怕的话就把枪还给他。客商正要接枪,康小八突然扣动扳机,一枪把客商打死了。 杀了人的康小八逃到通州八里桥一带,仗着有枪,召集了一批地痞无赖,开始打家劫舍。他在这条连接天津和北京的要道上专门打劫过往客商,还规定不劫穷人,拿出一小部分钱财接济当地穷苦百姓。这让江湖上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有人骂他是恶盗,也有人把他当义盗。 康小八特别在意自己的名声,好面子。有一回他在理发铺理发,听见两个人在骂康小八不得好死。康小八理完发问他们认不认识康小八,两人说不认识这种混账东西。康小八掏出枪,一枪一个把两人打死,还对旁边的人说,算你走运,你没搭腔骂我,留你这张嘴给想多活几天的人传个信。 康小八的胆子越来越大,他想干一票大的重新树立自己在江湖上的威名,就打起了劫取清政府漕银的主意。漕银也被称为皇杠,是清政府通过运河运送到京城的财税收入,保护力度非常强。康小八居然真的干出了劫皇粮的勾当,劫了京杭大运河上的漕粮。 这下朝廷再也忍不住了。朝廷请了武林高手,形意拳大师尚云祥和马玉堂,带着大队人马把康小八抓了回来。据和尚云祥一同擒获康小八的马玉堂大师说,康小八并没有戏剧里说的武功高强,他最大的倚仗就是那把日本造的左轮手枪。 康小八被抓后,他的传奇事迹传到了隆裕皇后耳朵里。隆裕皇后整天待在深宫大院,靠听太监讲宫外的事打发无聊日子。听了太监添油加醋讲的康小八故事后,隆裕皇后在慈禧面前把康小八夸了一番。慈禧心情不错,胃口被吊起来了,一拍大腿说要亲自审审他。 慈禧见到康小八后很不满意。康小八身材矮小,形象猥琐,还不停地打量身边的宫女。慈禧问他为什么要劫皇杠,康小八冷笑一声说:“我康小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所作所为从不后悔!要劫就劫皇杠,要奸就奸皇妃!”说完还仰天狂笑。 慈禧被气得脸色铁青,浑身颤抖,当场拍桌子下令把康小八凌迟处死。要知道,就在一个月前的1905年4月,清朝法务大臣沈家本刚刚上书建议废除凌迟,清政府已经正式将凌迟同枭首、戮尸等酷刑一同废除了。康小八成了这项酷刑废除后唯一的例外。 1905年5月10日上午,北京菜市口人头攒动,近万人拥挤在刑场围观。当时剐刑已经久不使用,《大清律》上也没有凌迟行刑的具体条款,所以执行者草草地了结了这个恶棍。据说刽子手在康小八身上划了三千七百八十四刀,整个过程除了大笑几声外,康小八没发出一点哀嚎。在整个行刑过程中,这位康八太爷睁着眼睛,没有一声哀叹。 据说行刑时北京久旱无雨,但康小八死后,北京城突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围观百姓纷纷高呼:老天爷开眼收了这个恶魔。康小八就这样成了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位被凌迟处死的人。 凌迟这种酷刑从此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康小八虽然罪大恶极,但他的故事却成了清末社会动荡的一个缩影。那个时代官府腐败无能,百姓生活困苦,给了康小八这样的恶人可乘之机。他的死,既是对其罪行的惩罚,也标志着一个野蛮时代的结束。 康小八的故事至今仍在京津一带流传。他虽然恶贯满盈,该死万次,但那句狂言和受刑时的表现,还是让人记住了这个清末最后的凌迟犯。你觉得康小八这样的人物,在当时那个乱世里算什么样的存在?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