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布局指南:11大核心方向+全标的清单,卡位千亿国产替代风口
2025年AI芯片迎来爆发拐点,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冲至1500亿美元,国产芯片销售额增速达112%,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下,这11大核心方向及标的成布局关键:
1. ASIC芯片(专用定制核心)
AI专用芯片,适配特定算法需求,能效比优势显著。
标的:芯原股份、寒武纪、国科微、纳芯微、全志科技、瑞斯康达、淳中科技、博通集成、天融信、东软载波。
2. SoC芯片(系统集成主力)
集成多模块功能,适配端侧智能设备小型化需求。
标的:瑞芯微、恒玄科技、中科蓝讯、兆易创新、利扬芯片、同兴达、富瀚微、炬芯科技、星宸科技、盈方微。
3. 存储芯片(数据支撑基石)
AI数据爆发催生海量需求,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标的:江波龙、佰维存储、北京君正、上海贝岭、东芯股份、普冉股份、大港股份、同有科技、香农芯创。
4. GPU芯片(算力核心引擎)
AI训练与推理核心硬件,国产替代进入关键期。
标的:景嘉微(JM9系列性能逼近AMD,军工市占率超90%)、海光信息、和而泰、中电港、芯原股份。
5. CPU芯片(运算控制中枢)
信创与AI算力底座核心,技术壁垒高。
标的:中国长城、龙芯中科、海光信息、中科曙光、澜起科技。
6. DPU芯片(数据处理新锐)
分担CPU数据处理压力,数据中心建设核心受益。
标的:晶晨股份、致尚科技、恒为科技、中化岩土。
7. MCU芯片(嵌入式控制核心)
赋能边缘端智能,汽车与工业场景需求旺盛。
标的:兆易创新、芯海科技、中颖电子、乐鑫科技、国芯科技。
8. IGBT芯片(功率控制关键)
AI设备电源控制核心,新能源场景需求共振。
标的:士兰微、斯达半导、东微半导、新洁能、时代电气、扬杰科技、华润微。
9. EDA设计(芯片研发工具)
“卡脖子”领域,政策重点扶持,国产化率亟待提升。
标的:华大九天、广立微、概伦电子。
10. 电源管理芯片(稳定供能保障)
保障AI芯片高效运行,适配不同功耗场景。
标的:圣邦股份、豪威集团、力芯微、芯朋微、富满微、晶丰明源、明微电子。
11. 信号链芯片(信号传输核心)
确保数据传输精准,AI通信链路关键环节。
标的:艾为电子、思瑞浦、纳芯微、希荻微、圣邦股份。
注:AI芯片行业受技术迭代、政策变化影响大,本文标的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