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的C909,在越南飞了半年,租期一到,人家没续。飞机就这么飞回来了。很多人第一反应肯定是:完了,是不是飞机不行?被“退货”了?恰恰相反。这半年,飞机在越南最热门的旅游航线上天天飞,连外媒都承认,没出过任何技术和操作上的问题。稳得一批。那为啥不续租了? 要知道这根本不是飞机的问题,反而是C909用半年的稳定表现,给双方的合作铺了好路,不续租全是商业层面的正常安排。 就说这半年的运营情况,两架C909是通过“湿租”模式交给越捷航空的,所谓湿租就是不光给飞机,连飞行员、维修团队、运行调度这些全套服务都一起提供,这种模式本身就多是短期试运营,就像家里装修先租个临时住房过渡,不是长期打算。 这半年里,C909执飞的“河内-昆岛-胡志明”航线可是越南实打实的黄金旅游线,昆岛机场跑道才1800多米,两头还都靠着海,这种tricky的起降条件下,C909没掉过一次链子。 要知道昆岛是越南人度假的热门地,旺季机票价格能飙到380万越南盾一张,C909天天满负荷飞,半年下来光这两条线就送了好几万旅客,外媒盯着瞅了半天,也没找出半点技术毛病。 更关键的是,这不是C909第一次在东南亚闯名声,之前在印尼飞2700多公里的跨境航线,在老挝单日最多飞8个航段,早就证明了它能适应东南亚的潮湿气候和复杂机场条件。 不续租的头一个原因,得看越捷航空自己的小算盘。这家航司本来就是“空客铁杆用户”,手里握着108架A320系列飞机,还刚在2025年5月签了20架A330neo宽体机的订单,摆明了要靠大机型开拓欧洲远程航线,走国际化扩张的路子。C909是78-97座的支线客机,刚好和越捷主攻的中大型机队不在一个频道上。 全球低成本航司都有个通病,就爱搞“单一机型”那套,春秋航空靠全A320机队把租赁成本压低40%,越捷肯定也明白这个道理,多一种机型就要多一套维修备件、多一批特殊培训的飞行员,长期算下来太不划算。 这次租C909更像是“临时补位”,刚好填了旅游旺季的运力缺口,旺季过了自然要回归自己的主力机队规划。 再者说,湿租这模式本身就藏着“见好就收”的逻辑。你想啊,连人带飞机一起租,虽然省心,但成本比单纯租飞机的“干租”高多了。 成都航空为了保障这两架飞机,专门派了全套团队驻越南,从维修到调度一包到底,这种“保姆式服务”也就适合试运营阶段,帮越捷摸透C909的脾气。 现在越捷已经亲眼见过C909的本事了,要是真想买或者长期租,肯定会换成更省钱的干租模式,就像老挝航空那样,自己组队运营,单日能飞8个航段,性价比立马上去了。 这哪是“退货”,分明是试用期满分,双方在琢磨长期合作的更优解。还有个绕不开的现实问题是适航认证。虽然C909在越南飞了半年,但东南亚部分国家对新机型的长期准入还有些流程要走,之前越南另一家航司想租C909就因为适航问题推迟过。 短期湿租可以靠双边临时许可搞定,真要长期运营,就得走完整的认证流程。越捷刚好借这半年试运营攒够数据,等认证手续理顺了,说不定会有更正式的合作,现在停租不过是“等手续期间的中场休息”。 至于季节因素也得算上一笔。C909是4月开始在越南运营的,刚好赶上东南亚的旅游旺季,到10月租期结束时,越南的旅游热度已经降下来了,9月的机票价格比7月旺季低了不少,航司自然要收缩支线运力。 航空业的租赁从来都是“看菜下饭”,没有哪个航司会不管自己的战略和成本乱续租。 越捷要是真觉得C909不行,根本不会让它在黄金航线天天满飞半年,更不会眼看着它在东南亚其他国家开出15条航线、拉了37万旅客。 现在的停租更像是给这段合作画了个逗号,毕竟C909已经用“零故障”的表现把口碑砸实了,越捷手里握着96架待交付的空客飞机,未来要是想补支线运力,试过水的C909肯定是备选之一。 说到底,国产大飞机出海本来就不是“一租定终身”的买卖,短期试运营的结束恰恰是长期布局的开始。 C909这半年在越南攒下的底气,已经比“续租”两个字更值钱,它用实打实的飞行证明,中国造的客机不光能在国内跑,在东南亚的复杂环境里照样稳得住。 这种“试出来的信任”,早晚会在东南亚市场开出更大的花。 信息来源:光明网《C909飞机再出国!开启越南商业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