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有中方敢这样!华尔街某报感慨,中方和白宫谈判几乎不让步! 10月25号在吉隆坡那场谈判就是最好的例子,中美双方坐下来聊了五个多小时,从造船业的收费规定到关税延期,再到稀土和芬太尼这些棘手问题,愣是谁都没松口。 要知道对面可是白宫的谈判团队,换别的国家,要么早被唬住了,要么就顺着美方的话往下说,可咱们从头到尾都没含糊,该坚持的一点不让。这种硬气劲儿,放眼全球还真找不出第二个。 这可不是咱们故意抬杠,实在是底气够足,腰杆自然硬。就说大家最关心的芯片吧,以前人家卡咱们脖子,最先进的光刻机不卖,高端芯片也禁运,咱们差点就被憋死。可这几年不一样了,上海那边能造自己的光刻机了,虽然不是最顶尖的,但汽车、家电这些常用的芯片都能搞定,足够应付日常需求。 还有长鑫存储搞出的高端存储芯片,已经能给AI服务器用了,再过段时间量产,就能跟国外品牌抢市场。这就好比家里以前做饭得借邻居的锅,现在自己买了全套厨具,再也不用看邻居脸色了。 更别说新能源领域,咱们早就占了上风。全球七成的太阳能板是咱们造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占了全世界六成,宁德时代的电池能让电动车跑一千公里,这技术连国外大牌都羡慕。美国想在这些领域跟咱们较劲,可他们的产业链根本跟不上,好多零件还得从咱们这儿买。 就拿稀土来说,他们军用的稀土材料九成以上都得靠咱们加工,真要是断了供,他们的导弹、战斗机生产线都得停摆。这种情况下,谈判桌上咱们当然有底气说“不”。 而且咱们手里还有个大筹码——超大规模的市场。美国的农民盼着把大豆、玉米卖到咱们这儿,企业也想进咱们的市场赚钱,2024年中美贸易额都快到7000亿美元了,这可不是小数目。 之前美国想加征100%的关税,后来在吉隆坡谈判后改口说不考虑了,为啥?还不是怕咱们反制,让他们的农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失去中国市场。这就像邻居想跟你吵架,可他家的菜还得靠你买,自然不敢真把关系闹僵。 咱们谈判时不让步,更因为心里有杆秤,知道哪些是核心利益,绝不能妥协。美国总爱拿“国家安全”当借口,搞出口管制、加关税,这些都是单边主义的歪招,违反了国际规则。 就像这次谈判涉及的美方301措施,针对咱们的造船和物流行业收额外费用,这本来就不合规矩,咱们当然不能认。以前发布的白皮书里就说得明明白白,中美经贸该互利共赢,不是他们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你再看看其他国家,为啥不敢跟美国这么硬气?要么是军事上靠美国保护,说话腰杆软;要么是经济上太依赖美国市场,怕被报复。可咱们不一样,军事上有足够的力量保卫自己,经济上能自己造血,产业链越建越牢,每年花几千亿搞研发,还有上百万学技术的年轻人顶上来。这种情况下,咱们根本不用委屈自己迁就别人,谈判时自然能坚持原则。 这场吉隆坡谈判最后还是达成了初步共识,不是因为咱们让了步,而是美国看清了现实——硬逼没用,只能坐下来平等对话。美方最后也说,这是个“有建设性的框架”,其实就是承认了咱们的立场。华尔街报纸感慨的“只有中方敢这样”,说到底是看到了咱们的实力和骨气:既不惹事,也不怕事,该维护的利益一分不让。 现在的国际博弈,早就不是谁嗓门大谁说了算,而是看谁的底气足、根基稳。咱们靠自己把产业链建结实了,把市场做大了,又坚守互利共赢的原则,谈判时自然能挺直腰杆。这种不卑不亢的硬气,不是装出来的,是实打实的实力撑起来的,也难怪全世界都佩服咱们这份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