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谈结束,美财长:中美制定了“非常成功的框架” 首先这会谈不是突然凑一块儿的,是今年以来第五次面对面磋商了,之前已经磨了好几次,这次谈了两天,第一天就聊了五个半小时,第二天还接着谈,看得出来两边都挺当回事。 背景也很关键,现在中美那个对等关税暂停期11月10号就到期了,要是谈不拢,关税可能就涨回去,不管对咱们买进口东西,还是国内企业出口,都不是好事,所以这次会谈压力不小。 美方嘴里的“非常成功的框架”,说白了就是两边针对核心问题搭了个大架子,具体谈了些啥?咱官方都点了题,比如美国之前针对咱们造船和海运搞的那个不合理收费措施,还有能不能把关税暂停期再延长,另外芬太尼的关税和禁毒合作、农产品贸易、出口管制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美方那边也说了,连稀土、农产品采购这些都聊到了,说明两边关心的事儿基本都摆到台面上了,没绕弯子。 但咱得心里有数,美方说“成功”,咱官方说得更实在,叫“达成基本共识”“形成初步方案”,还得走各自的内部报批程序。 这差别就能看出来,咱们办事儿稳,不夸大,也不藏着掖着,而且谈判过程根本不是一帆风顺的,咱们商务部的人都说了,美方立场挺强硬的,讨论得特别紧张,能谈出结果全是两边博弈出来的,咱们维护自身利益的态度一直很坚定,不是随便妥协换来的。 再说说这个“框架”到底成在哪里,最直接的一点,美方明确说了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了,这可是个重要信号,之前一直有这风声,现在总算把这颗雷暂时排了。 另外,两边都同意接着细化细节,还准备提交两国领导人审议,这说明不是谈完就散了,是真要往落地推进。 对咱们老百姓来说,关税不涨,以后买些进口商品就不会突然变贵,农产品贸易谈妥了,市场上的货可能更全,物价也能稳点。 但咱也不能光听好话就飘了,得清醒着点,现在只是搭了个框架,好多关键问题还没彻底解决,比如美国之前加的那些关税,这次没说要取消,只是暂停延长;还有他们对咱们高科技领域的出口管制,这次会谈也没提松动的事儿;那个造船业的301收费措施,也没说要撤。 这些都是咱们实实在在的关切,美方现在没松口,后续还得接着谈,所以这框架只是第一步,不是终点。 还有个关键点,这次会谈是为了给接下来的APEC会议期间两国领导人会晤铺路,全世界都盯着中美这两个大块头,要是能谈妥,不光是两国经贸稳了,全球经济都能松口气。 之前每次中美关系紧张,美国股市都跌,咱们的出口企业也犯愁,现在局势缓和点,不管是国内老板姓还是国外的投资者,心里都能踏实点。 咱中方的态度一直特明确,何立峰副总理都说了,中美经贸本质是互利共赢,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这话太实在了,两边要是一直对着干,谁都没好处。 这次能谈出框架,就是因为双方都认清了这个理儿,愿意坐下来平等对话,但咱们的底线也绝不会让,该维护的利益一分不让,美方想占便宜没门,这点从谈判过程里就能看出来,强硬归强硬,咱们不吃那套。 现在最关键的是后续的落实,框架搭得再好,不落地也是白搭。两边都要走内部报批,之后还得细化每一条约定,比如关税延长多久,农产品买多少,稀土出口怎么安排,这些都得写明白、定死了。 而且得有机制盯着对方履约,要是美方以后又变卦,咱们也得有应对的办法,不能让他们耍小聪明。 总的来说,这次会谈确实是个好事,紧张局势缓和了,给双方都留了余地,也给全球经济吃了颗定心丸。 但咱不能盲目乐观,得看到还有不少问题没解决,后面的路还得一步一步走,美方喊“成功”是他们的说法,咱们更看重实际行动,只要能真正做到相互尊重、互利共赢,这框架才算真的成功,不然都是白搭。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中美吉隆坡磋商达成基本共识,“紧张局势有所缓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