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台湾当局经济部门此前宣布大陆稀土管制对台湾经济影响不大,媒体多将信将疑。不过

是逸屹呀 2025-10-27 19:03:31

对于台湾当局经济部门此前宣布大陆稀土管制对台湾经济影响不大,媒体多将信将疑。不过,台积电副总侯永清近日回应似乎印证了这一信息。       在中国大陆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之后,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反应呈现出一幅充满矛盾的图景,一边是“至少可用两年”的豪言壮语,另一边却是“仅够维持30天”的紧急呼吁,台湾半导体产业的领导层似乎在传递两种截然不同的信息。   在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的年会上,身兼协会理事长与台积电高管的侯永清,向外界传递了明确的乐观情绪,他宣称,关键材料库存充足,足以保证两年内产业不受影响,此番言论,也佐证了台湾官方经济部门“影响不大”的说法。   然而另一种声音据称来自台积电的最高层,董事长魏哲家被指在另一场合表达了截然不同的忧虑,其焦点集中在台积电的美国工厂,该工厂的稀土储备据说仅能维持30天运转,他因此希望大陆方面能够继续供货,两种声音的巨大反差,揭示了企业整体的公共叙事与其海外特定运营单元所面临实际困境之间的张力。   抛开个人言论,台湾的宏观进出口数据为“库存充足”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字支撑,数据显示,在2023至2024年间,台湾每年从大陆进口的稀土超过6000吨,这一数字远超其本岛每年约2000吨的工业消耗量。   这个巨大的数字鸿沟暗示着,台湾的实际储备远超其年度所需,过去数年间多出的材料,可能已被转化为战略储备,形成了坚实的缓冲,这一数据构成了侯永清“两年无虞”论断的底层逻辑,也成为台湾官方和产业界面对外部供应风险时展现从容姿态的底气所在。   这些矛盾信号或许并非简单的自相矛盾,而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沟通策略,台湾对大陆稀土高达96%的进口依赖度是其最脆弱的一环,在这一前提下,单一的示强或示弱都存在风险,因此一种双轨并行的沟通策略便可能应运而生。   通过行业协会和高管公开宣示“两年储备”,并由和硕董事长童子贤等人提及澳大利亚等潜在替代来源,旨在向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展示供应链的韧性,这可以有效防止市场恐慌,稳定产业信心。   而通过非正式渠道或针对特定工厂的“告急”,又向唯一的供应源传递了合作仍有必要的信号,这避免了因关系彻底僵化而导致供应完全中断的风险,这种看似矛盾的表态,实则是在极限依赖的现实下,既要维稳军心,又要保留谈判空间的务实之举。   以上信息来源于京彩台湾 岛内舆论呼吁两岸在高科技产业携手发展,国台办:与大陆相向而行才是正道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是逸屹呀

是逸屹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