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春节,毛主席宴请溥仪,席间毛主席询问溥仪:“大清的“玉玺呢?”溥仪先是

小史论过去 2025-10-27 18:25:00

1962年春节,毛主席宴请溥仪,席间毛主席询问溥仪:“大清的“玉玺呢?”溥仪先是一怔,随后满是惭愧地回答了毛主席的问题。 爱新觉罗·溥仪出生在1906年,北京醇亲王府里头。他的父亲载沣是摄政王,母亲瓜尔佳氏来自满族贵族家庭。光绪帝驾崩后,溥仪被慈禧太后选中继承大统,两岁多就登基,年号宣统。那时候清朝摇摇欲坠,摄政王载沣帮他打理朝政,溥仪在紫禁城接受传统教育,学满文和骑射技能。辛亥革命爆发,武昌起义拉开序幕,全国动荡。隆裕太后代表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王朝正式结束,但溥仪保留皇帝头衔,继续住在宫里,享受优待。张勋复辟时,溥仪短暂亲政几天,就被段祺瑞军队赶下台。冯玉祥政变废除优待,溥仪被迫出宫,移居天津租界。日本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扶植他去东北,建立满洲国,先当执政,后登基称帝,年号康德。日本投降,溥仪退位,被苏联红军俘虏,羁押五年后引渡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十年,干些种菜缝纫的劳动。 溥仪的前半生像过山车,三岁上龙椅,六岁被撵下来。在天津当寓公时,日子过得紧巴巴,连喝碗豆汁都得当怀表换钱。日本人把他推到东北当傀儡皇帝,其实啥实权都没有,连祖宗牌位都保不住。改造期间,他写悔过书,反思过去行为。特赦后回北京,生活慢慢稳定下来。溥仪的经历反映出时代巨变,从封建君主到普通公民,中间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日本侵华时期,他卷入伪满洲国事务,导致后来被视为战犯接受教育。这些事实摆在那,溥仪的角色在历史中就是那样,没啥好粉饰的。 1962年春节期间,毛主席在中南海设宴邀请溥仪。宴会安排简单,几个菜而已。毛主席提到自己爱吃辣,问起满族人在关外习不习惯辣味。溥仪听到这话,手抖起来,眼泪掉进粥碗。毛主席接着问大清玉玺的下落,溥仪先愣住,然后惭愧地说明情况。当年从长春伪满皇宫逃跑,局势乱成一锅粥,装玉玺的樟木箱子在途中被乱兵拿走,从此没了踪影。毛主席听了,把自己的稿费折子给溥仪,每月200块钱,那时候工人工资才三四十块,这相当于好几个人的收入。溥仪接过折子,没多说什么。这件事显示出对溥仪的关心,也牵扯到历史文物的去向。玉玺丢失反映出当时逃亡的混乱,溥仪没法掌控局面。 宴会后,溥仪的回答让人想到玉玺的意义。它不只是块石头,而是王朝传承的符号。清朝有自己的宝玺体系,传国玉玺其实早在唐末就失踪了,但民间总有传说。溥仪说的丢失,跟他伪满时期经历有关。日本投降后,一切都乱套,东西丢了很正常。后来故宫普查找到一枚满洲帝国之宝,就是伪满时期的印玺,确认是1945年出逃时遗落。专家比对清单,东西入藏鼓浪屿外国文物馆。溥仪的惭愧,可能因为这东西代表他那段不光彩的过去。毛主席问起,等于回顾历史,溥仪只能实话实说。这顿饭不光是吃饭,还带点教育意味,让溥仪感受到新社会的宽容。 溥仪特赦后,安排到北京植物园上班,当护理员和售票员。第一次领工资,手抖得厉害,比宫里月例银子实惠多了。周总理帮他介绍李淑贤,两人结婚,婚礼简单,三桌酒,客人是同事邻居。桌上馒头炖粉条,溥仪觉得比满汉全席强。住进西城区东冠英胡同小平房,日子过得踏实。溥仪后来当政协文史专员,整理资料。早年吃冰碗落肾病,改造时凉水洗被单加重咳喘。查出尿毒症,用外汇从香港买药治疗。溥仪去世时61岁,骨灰几经安置,最后葬华龙皇家陵园。李淑贤守着小平房三十多年,领遗属补助,够花销。香港回归那天,她看直播抹泪,说溥仪要是活着该多好。

0 阅读:83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