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又教会中国实战一招,美国军队已经开始使用了!俄乌战争一大特点就是,数不清的远程攻击无人机,持续不断纵深打击轰炸! 俄乌战争里无人机多到数不清,天天在中低空飞着炸目标,传统的拦截办法早就不够用了,这时候二战时期的螺旋桨战机反倒派上了大用场,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摸清了这个门道,连美国现在也跟着学起来了。 就说俄罗斯这边,直接把美国造的塞斯纳轻型飞机改造成了拦截机,给机身装了瞄准系统,机翼下挂个两三挺机枪,专门用来对付乌克兰的自杀式无人机和巡航导弹。 这些改出来的螺旋桨飞机特别敢打,经常飞到离前线几十公里的乌克兰境内,就为了早点把无人机拦下来,还真取得了不少击落战果。 不过俄军太着急炫耀,把作战画面直接放了出来,连机场位置都没打码,结果被乌克兰摸准了机场的位置,用自杀式无人机一口气炸掉了5架,这反倒从侧面说明,这种螺旋桨战机反无人机的效果确实好,不然对方也不会特意盯着打。 乌克兰那边虽然没明着说用了多少老式螺旋桨战机,但早就跟着这个思路走了。之前美国给阿富汗政府送过巴西造的“超级巨嘴鸟”螺旋桨攻击机,这种飞机便宜又皮实,乌克兰后来也找上了类似的机型。 他们用的螺旋桨战机不用多先进,关键是能慢慢在中低空逛,速度跟无人机差不了多少,驾驶员能仔细盯着雷达和地面情况,发现无人机了要么用机枪扫,要么挂着小巧的导弹打。 有次乌克兰的螺旋桨战机在赫尔松地区巡逻,连续拦下来3架俄罗斯的侦察无人机,就是靠飞得慢、看得细的优势,要是换了喷气式战机,飞过去的时候无人机早没影了。 为啥这种二战时期的老机型现在这么好用?主要是无人机跟以前的战斗机不一样,飞得低、速度慢,还特别便宜。 喷气式战机在天上蹿得快,但追无人机的时候根本施展不开,而且飞一小时的油钱够买好几架小型无人机了,用导弹打更是不划算。 螺旋桨战机就不一样了,本身造得便宜,维护也简单,加一次油能在天上待好几个小时,跟无人机耗得起。 匈牙利有款MF-212螺旋桨战机,最慢的时候能跟无人机差不多速度并排飞,挂着能追热量的小导弹,一逮一个准,尼日利亚买了二十多架用来拦无人机,效果好得很。 更关键的是,螺旋桨战机不用正规机场,找块平整的草地就能起降,在俄乌战场那种到处是弹坑的地方特别实用。 俄军的塞斯纳战机就经常从野战机场起飞,打完就换个地方落,不用像喷气式战机那样依赖大型机场,安全性也高。 而且这种飞机的雷达信号弱,无人机的预警系统很难发现它,经常能摸到无人机旁边再动手,打个措手不及。 美国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早就开始跟着试了。前几年美军就在佛罗里达州的基地测试过好几种螺旋桨飞机,像AT-6E“金刚狼”、MC-208“卫兵”这些,都是改自民用机型,花钱少还耐用,既能监控又能攻击,正好适合反无人机。 其中AT-6E这款飞机特别受重视,能挂导弹还能装侦察设备,泰国空军都买了定制版,2024年已经交货了,美军自己更是早就把它纳入了反无人机装备清单。 美军之前在黑海用苏-27拦无人机,不仅费劲还容易起冲突,后来才明白俄乌用螺旋桨战机的妙处。 这种老飞机不用跟无人机拼速度,慢悠悠跟着就能完成监控,发现情况了用轻武器就能解决,不用动不动就动用导弹升级局势。 现在美军在中东的基地已经部署了几架AT-6E,专门监控低空的无人机,试过一次连续6小时盯着可疑空域,成功拦下来2架试图靠近的自杀式无人机,比以前用直升机巡逻省钱多了。 其实这招的关键就是接地气,不是说越先进的武器越好,能解决问题的才管用。 俄乌战场用实战证明,螺旋桨战机对付中低空无人机就是“老办法治新问题”,既省钱又实用,美国学过去之后,还在给这些老飞机加新设备,就比如装更灵敏的探测仪器,挂更轻便的导弹,让它们反无人机的本事更强。 这种从实战里摸出来的招,可比实验室里研究的理论靠谱多了,也难怪连美军都愿意放下架子跟着学。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