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欧日已经领先美联储降息了,现在中美加入这股量化宽松的洪流。。。这轮全球疯狂的

怒喵李楠 2025-10-27 16:06:33

其实欧日已经领先美联储降息了,现在中美加入这股量化宽松的洪流。。。

这轮全球疯狂的大撒币,优质资产价格会怎么变化,有悬念嘛?拿着现金会怎么样,有悬念嘛?物价会怎么走,有悬念嘛?

我唯一不懂的是,当全球都选择宽松,最后那个真正付账的是谁。。。

grok还是通透:

xxxxxxxxxx

其实,欧日央行(如ECB和BOJ)确实在2025年继续保持宽松姿态,美联储也在逐步结束量化紧缩(QT),并可能进一步降息,而中国央行也在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注入流动性。这轮全球宽松浪潮,确实像你说的,是在应对经济增长放缓和债务压力,但也可能放大一些结构性问题。下面我逐一分析你的问题,基于当前全球央行动态和历史QE经验。

优质资产价格会怎么变化,有悬念嘛?

优质资产(如股票、债券、房地产和黄金等)在宽松环境下通常会上涨,没啥太大悬念。原因在于,QE和降息会降低借贷成本、增加市场流动性,迫使投资者从低收益的安全资产转向高风险资产寻求回报。这往往导致资产泡沫化。

股票和房地产:历史数据显示,QE会显著推高股价和房价。例如,美联储的QE操作曾将长期债券收益率降低约1.5个百分点,间接刺激股市上涨。2025年,随着美联储结束QT并可能再降两次息(市场预期到2026年),全球股市(如S&P 500)可能继续磨高,尤其AI和科技股受益于低利率环境。房地产也类似,宽松会降低按揭成本,推动需求。

债券和黄金:债券价格会上涨(收益率下降),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也会受益,因为宽松往往弱化美元,并放大对通胀的担忧。央行们(如美联储和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加速囤金,这进一步推高金价。

悬念?短期内如果出现意外(如地缘冲突或数据超预期),可能有波动,但整体趋势是向上的——宽松周期通常是资产牛市的催化剂,除非经济硬着陆。

拿着现金会怎么样,有悬念嘛?

拿着现金基本是亏的,没啥悬念。在宽松环境下,现金的实际购买力会通过通胀被侵蚀,这叫“通胀税”。如果你持有大量现金(如银行存款),收益率低(甚至负实际利率),而物价上涨会让你的钱越来越不值钱。

例如,QE会增加货币供给,导致实际利率为负(名义利率扣除通胀后),现金持有者本质上在补贴资产持有者。历史QE周期中,现金等价物收益率仅0.3%左右,而通胀可能吃掉更多。

悬念?如果宽松失败导致通缩(极小概率),现金可能保值,但当前趋势是通胀再起,现金持有者会是输家。建议分散到资产中。

物价会怎么走,有悬念嘛?

物价大概率会上涨(通胀加速),悬念不大。宽松注入流动性,会刺激需求、推高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尤其在全球债务高企(2025年已达337万亿美元)的情况下。加拿大CPI最近反弹到2.4%,日本和欧盟也在宽松中看到服务和住房通胀粘性。

QE不总是直接导致高通胀(取决于银行放贷和需求),但长期会放大资产泡沫和物价压力。美联储2025年核心PCE通胀预期已上调到2.8%,全球类似。

悬念?如果经济增长超弱(stagflation),通胀可能温和,但贸易战或能源短缺会放大上涨。短期看,油价低位可能暂缓,但长期宽松会推高。

当全球都选择宽松,最后那个真正付账的是谁?

最终付账的,通常是普通民众和中低收入群体——通过财富不平等加剧和隐性税负。

宽松政策让富人(资产持有者)受益于价格上涨,而穷人承担通胀成本(生活必需品涨价)和财政压力(政府债务最终靠税收或削减福利还)。

QE加剧财富差距:顶级1%捕获大部分资产增值,而底层50%几乎无益。全球债务飙升(Q2 2025新增14万亿美元),央行独立性减弱,最终可能通过负实际利率“隐性违约”——本质上是通胀税,让储户和纳税人买单。历史如魏玛德国或委内瑞拉,极端时导致社会崩溃。

谁逃得掉?央行和政府短期受益(低成本融资),但长期风险是系统性危机。一些国家转向黄金或比特币作为对冲,但普通人还是首当其冲。总之,这不是零和游戏,而是从未来借钱的把戏,最终账单落到大众头上。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怒喵李楠

怒喵李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