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24岁的韩国体操公主不顾家人的反对,嫁给了中国体操冠军黄力平,尽管被韩国人骂叛徒,但她却坦言表示:非中国人不嫁! 1994 年,英国伯明翰迎来了一场体育界的盛会:体操世锦赛,来自世界各地的体操精英齐聚于此,在赛场上展现着力量与美的结合。 22 岁的黄力平作为中国体操队的一员,在赛场上挥洒着汗水,追逐着荣誉。 而 16 岁的许昭英,这位韩国体操界冉冉升起的新星,也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踏上了这片充满挑战的赛场。 训练间隙,黄力平不经意间瞥见了正在隔壁场地训练的许昭英,她身姿轻盈,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灵动与活力,瞬间吸引了黄力平的目光。 那一刻,他的心跳陡然加快,一种莫名的情愫在心底悄然滋生,此后,黄力平总是不自觉地关注着许昭英的一举一动,训练时、休息时,她的身影仿佛有着一种魔力,让他无法移开视线。 一次偶然的聚会,黄力平鼓起勇气,通过朋友向许昭英表达了自己的友好。 然而,许昭英对这个突然出现的热情男孩并没有太多的好感。 在她眼中,黄力平头发略显凌乱,胡茬也没刮干净,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沧桑许多,完全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而且,彼时的许昭英还是一名埋头苦练的高中生,满心满眼都是对体操梦想的追求。 “运动员”这个身份对她而言,承载着太多的责任与期望,不允许有任何杂念的干扰。 比赛期间,黄力平对许昭英的关注愈发明显,得知她喜欢娃娃后,黄力平跑遍了英国的大街小巷,精心挑选了许多精美的洋娃娃,满心欢喜地送给她,希望能借此拉近彼此的距离。 一开始,许昭英对这些礼物只是礼貌性地接受,但随着礼物越来越多,她渐渐明白了黄力平的心意。 她的态度变得坚决起来,明确表示自己现阶段并没有谈恋爱的打算,甚至请朋友转告黄力平,让他不要再送礼物了。 就这样,黄力平的初次追求,在许昭英的拒绝中暂时画上了句号,之后的四年,两人的人生轨迹走向了两个极端,许昭英一路高歌猛进,成了为国家赢得四枚金牌的“体操公主”。 而黄力平却因为伤病,在1996年无奈退役,他脱下了冠军战袍,花了两年时间啃下文化课,硬是考成了中国最年轻的国际级体操裁判。 1998年曼谷亚运会,两人再次相遇,但身份已经颠倒,她依然是赛场上最闪亮的选手,他却坐上了高高的裁判席。 这一次,黄力平没有送娃娃,而是用一口流利的韩语,向她发出了赛后的邀请。 这扇曾被紧紧关上的门,因为这种全新的、更平等的位置,终于有了一丝松动。 然而这段恋情在韩国掀起了轩然大波,在许多韩国人看来,作为“国宝”的许昭英,选择了一个来自他们印象中还“贫穷落后”的中国的男人,这几乎是一种“背叛”,网络和现实中的声讨,像潮水一样涌来。 许昭英的母亲也强烈反对,但面对这一切,她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 2001年,她从韩国名校首尔大学退学,只为能来中国,从零开始学习中文,结束这场辛苦的异地恋。 偏见的冰墙,终究要靠真诚来融化,黄力平亲自飞到韩国,用他的稳重和体贴打动了未来的岳父母。 后来,许昭英的妈妈亲自来到广东佛山,当她亲眼看到中国的发展,看到黄力平为女儿准备的宽敞婚房时,那些基于想象的偏见才终于烟消云散。 2002年,他们在首尔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中韩体育界的名流悉数到场,这像是一个和解的仪式,为他们跨越国界的身份选择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婚后,黄力平放弃了需要四处奔波的国际裁判工作,安心在李宁体操学校担任总教练。 在他的悉心教导下,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在体操的道路上茁壮成长,许多人在各级比赛中崭露头角,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许昭英也放下了 “体操公主” 的光环,成为了一名普通的老师,她加入了黄力平所在的体操学校,和丈夫一起为培养新一代的体操人才而努力。 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孩子们传授着体操的技巧和精神,她的课堂总是充满活力,孩子们都被她的热情和专业所感染,她成了孩子们眼中美丽又善良的老师,昔日的对手,成了并肩奋斗的事业伙伴。 2003年,他们的女儿“小葡萄”出生,给这个小家增添了“父亲”和“母亲”的新角色。 如今结婚二十余年,他们依然会在社交网络上分享幸福的合照。 从赛场上的错位凝视,到跨越国界的舆论风暴,再到最终回归家庭的平淡日常,他们用近十年的时间。 他们最终抵达的地方,不是另一块金牌,而是真实而安稳的生活本身,这或许才是体育传奇,最动人的另一种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