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拿下前三季度出口增速全国第一,湖北小城跑出“出海”新范本

数据读城 2025-10-27 13:03:44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承压,但湖北小城鄂州却跑出了“出海”新范本。前三季度,鄂州出口同比增速超过400%(以美元计,同比增速为600%以上),位居全国第一。​ 数年前还在以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领域挣扎的鄂州,如今靠着花湖机场繁忙起降的一架架货机,实现了“破圈生长”。 一座机场改变一座城市 作为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投运已有三年的鄂州花湖机场,于今年彻底释放了增长动能,成为拉动区域出口的核心要素。​ 截至今年9月,花湖机场已开通48条国际货运航线,货运航班量稳居全国第四,仅次于香港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和深圳宝安机场。其前三季度的国际货邮吞吐量为36万吨,同比增长138%,直接带动湖北外贸增长了6.1个百分点。​ 花湖机场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航线叠加,而是将全球网络与本地服务深度融合。今年8月,机场与阿提哈德航空共建阿布扎比海外货站,构建起“鄂州-阿布扎比-欧洲”中转网络,让“中国制造10小时直达中东”成为现实。 针对跨境电商的相关痛点,花湖机场推出“E转全球”空空中转服务,此举让其国际中转货量,从去年的每周33吨,飙升至1200吨,增速再次成为全国第一。​ 目前,花湖机场还在扩容升级。今年3月,南区国际货站投用后,实现了收运、清关、安检“一站式”作业,效率更进一步。正在建设的智慧货站将于明年投用,届时年保障能力将达170万吨。 而武汉海关的创新监管模式,将花湖机场的通关时效压缩一天,申报成本降低了30%以上。对外贸企业而言,这意味着“今天下单,明天出海”,不再是口号。​ 小城小作坊,化身全球供应商 物流打通“经脉”,产业夯实“血肉”。花湖机场开通至印度班加罗尔的航线后,武汉光谷的光电子产品借道鄂州出口,2025年前8个月,湖北的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50%,鄂州正是重要的支点。​ 瞄准细分市场,鄂州也在打造自身区域内的出口王牌产品。​扎根鄂州20年的金裕鞋业,每年出口60多万双鞋至日本,今年一季度订单增长10%,经由花湖机场,金裕鞋业的运动鞋从车间到日本货架的时间,比以往缩短了 48 小时。 在农机领域,从小作坊起步的迪拿尔科技,以自主研发的四杆仿形播种单腿技术,解决了非洲土壤的播种难题。今年初,其20台水稻直播机出口安哥拉,实现鄂州农机出口零的突破,随后又拿下了埃塞俄比亚的技术合作订单。依托花湖机场的物流优势,迪拿尔科技推出部件出口+本地组装模式,将运输成本降低了20%,目前其非洲市场订单已超过1500万元。​ 作为新晋的跨境电商综试区,鄂州1-9月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70亿元,其中“9610”模式出口货值超5.8亿元。在跨境电商产业园,Tiktok直播基地与选品中心联动,让本地的非遗产品、家具配件通过直播直达全球消费者。​ 小城玩转外贸,不拼规模拼精准度​ 鄂州的成功,为诸多中小城市的外贸突围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鄂州确实靠花湖机场实现逆袭,但又不只是“造机场”这么简单,而是积极作答了小城市如何在全球贸易中找到自身位置的核心问题。​ 对于小城市而言,聚焦细分市场显然更加高效,比如靠近农业产区的城市可打造冷链物流中心,依托制造业集群的城市可开通产业专线,借势而为,主打一个“顺风车”效应。​ 挨着武汉的鄂州,没有跟风发展芯片、新能源等热门产业,而是在农机、传感器等细分领域发力。非洲的农机化率不足30%,全球传感器市场年增长率超过15%,这些蓝海的缝隙,正是鄂州这样的小城市的产业拓展机遇。中小城市完全可以避开大城市的优势产业领域,瞄准特定区域、特定品类的需求缺口,一门心思做精做专。​ 鄂州的出口爆发力证,中小城市无需等待政策的垂青,只要找准交通支点,锚定产业痛点,打通服务堵点,也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占据一席之地。​

0 阅读:35
数据读城

数据读城

城市、产业发展数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