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终于醒悟了。 印度外长苏杰生表示,如果俄罗斯和中国倒下了,下一个肯定是轮到印度。这话听着突然开窍了,总算摸透了地缘政治里那点“唇亡齿寒”的门道,没白在国际舞台上混这么多年。 放在以前,印度可能还觉得跟着西方能混口好饭吃,毕竟早年美苏都给过援助,苏联帮着建过比莱钢铁厂,美国也曾把印度当成软件外包的香饽饽。可近几年的遭遇实打实给印度上了堂课,西方的算盘打得精着呢,用完就扔是常规操作。 就说特朗普政府那阵子,对印度输美商品直接加征50%关税,转头还逼着欧盟也跟着加税,理由说得冠冕堂皇,实则就是拿印度当砧板上的肉。更狠的是伊朗恰巴哈尔港的豁免说撤就撤,那可是印度打通中亚贸易的命门,绕开巴基斯坦的唯一捷径,说断就断一点情面不留。 连印度人最看重的H-1B签证,也直接涨到10万美元,要知道以前70%的签证都给了印度人,这一下不光断了不少人的生路,连印度依赖的海外汇款都跟着受影响。 这些事儿堆在一起,印度总算看明白了,自己在西方眼里从来不是什么“战略伙伴”,顶多是个能用就用、不能用就弃的棋子。以前苏杰生还抱怨西方“抬着中国、压制印度”,现在才算想通了,西方哪里是偏心,不过是先集中火力对付更难啃的骨头,等中俄真倒下了,手里的刀迟早要架到自己脖子上。毕竟印度的野心摆在那儿,想当“全球大国”,想在亚欧贸易里分杯羹,这本身就和西方的霸权打算撞了车。 更现实的是,印度的日子早就和中俄绑在了一起。现在印度70%的石油都从俄罗斯进口,要是俄罗斯真出了问题,能源命脉直接就被人掐住。而中国和俄罗斯联手打通的北极航道,最近刚给印度递了橄榄枝,邀请它加入运营。 这对印度来说简直是及时雨,以前对欧贸易要么挤苏伊士运河,堵一次就得停滞一周,要么绕好望角多走五千海里,成本高得吓人。有了这条航道,不仅能省30%的航程,还能借着俄罗斯的支持冲击北极理事会正式席位,这可是印度“大国梦”的重要跳板。要是中俄不在了,别说航道红利了,连和西方讨价还价的筹码都没了。 想想也挺有意思,印度早年搞不结盟运动,后来又押注美印关系,总想着在大国之间找平衡。可现实一次次打脸,西方从来不会因为印度帮着遏制中俄就给它真正的尊重,该施压时照样毫不手软。 就像这次苏杰生把话说透,本质上是被现实打醒了——中俄在,西方还得顾忌三分,不敢把印度逼得太死;一旦中俄倒下,没了制衡的西方,只会更肆无忌惮地收割印度的利益,毕竟印度的芯片制造、高端装备全靠进口,技术命脉捏在别人手里,根本没反抗的底气。 这醒悟来得不算晚,至少没等到真被拿捏住才后悔。以前总觉得印度在大国之间摇摆不定,现在总算想明白谁是真能互相借力的伙伴。西方那套“用完就弃”的逻辑,李嘉诚栽过跟头,印度要是还看不清,迟早得走老路。 毕竟在国际舞台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能靠得住的从来不是别人的施舍,而是有能互相支撑的力量。苏杰生这话一出口,等于明着告诉世界:印度不再揣着明白装糊涂,往后得站对队了。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 《苏杰生:中印关系发展与美国没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