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1隐身空射无人机】每天认识一件兵器烽火问鼎计划 S-71隐身空射无人机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空射型多用途隐身无人机/巡飞弹,2024年8月已获俄国防部批准转入批量生产。项目现有两种构型,兼顾“可消耗导弹”与“可回收无人机”两条技术路线,主要用来配合作战飞机在强对抗空域执行压制防空、纵深打击和移动目标猎杀任务。
1. 总体设计
隐身外形:梯形横截面机身+可折叠后掠翼+倒V形全动尾翼,机翼与尾翼均可向内折叠,满足Su-57/S-70弹舱内埋或外挂需求。
机体尺寸:全长约2.8-3m级(官方未公布,类比Kh-59系列),发射重量估计250-300kg。
动力装置:一台TRDD-50(Saturn 36MT)小型涡扇,干重85kg,推力450kgf,自带4kW发电机;内埋式进气口位于弹体后部,降低正面雷达反射。
飞行性能:最大速度0.6Ma,实用升限8km,可“人在回路”或完全自主飞行;油耗低、支持熄火重启,适合长时巡飞。
2. 任务与载荷
S-71K“地毯”:一次性使用的空面导弹,配集束战斗部,主要打击地面集群目标;由载机外挂投放,命中后自毁。
S-71M“单色”:可回收无人机/巡飞弹,配光电/红外双模传感器、数据链,具备昼夜目标搜索、识别与精确打击能力;战斗部可选高爆聚能等多种装药,也可不装弹做纯侦察用途。
作战流程:机载或地面操作员可实时“确认/否决”AI选定的目标,兼顾打击时效与人在回路的法律控制;任务结束后若剩余燃料足够可返航回收,降低使用成本。
3. 部署与载台
隐身战斗机内埋:一架Su-57主弹舱可内挂2枚S-71M,机翼下还可外挂S-71K,实现“隐身进场-突然释放”。
无人僚机协同:S-70“猎人”重型无人机也可内埋携带,S-71充当前出传感器或诱饵,提高母机生存力。
网络化作战:通过安全数据链与载机、地面指挥节点实时回传图像和遥测,支持“A射B导”与多机制导交接。
4. 战术价值
射程延伸:Su-57在敌方防空圈外发射S-71,可再向前延伸约200-300km打击半径,提高机组安全。
隐身突防:梯形机身+后埋进气道显著降低X波段RCS,配合低空贴地飞行,提高对中/近程防空系统的突防概率。
饱和与压制:多架S-71同时释放,可在时域和空域形成“蜂群”效果,用于诱饵、干扰或压制防空雷达,为后续Kh-59MK2、Kh-101等主弹打开走廊。
成本控制:一次性型S-71K单价目标低于Kh-59系列;可回收型S-71M通过复用机体与数据链模块,把单次任务成本降到传统巡航导弹的1/3-1/2。
5. 当前进度与前景
量产状态:苏霍伊已将飞控与制导系统的供应链收归内部,2024年底开始小批量交付,优先满足俄空天军与海军航空兵试验部队。
改进方向:俄企业正在研发推力550-600kgf的改进型36MT-1涡扇,计划2026年配装,使速度增至0.8Ma、升限提至10km,并增加电子对抗/诱饵模块选项。
出口潜力:俄技集团已把S-71列入“对外技术推广目录”,目标吸引印度、阿尔及利亚等Su-57/Su-35用户,形成后续出口订单。
综合来看,S-71并非单纯的“巡航导弹”,而是介于导弹与可回收无人机之间的模块化空射平台。其隐身与折叠翼设计让Su-57可在保持隐身外形的同时获得“外部火力”,又通过人在回路的AI控制兼顾打击速度与法律合规,是俄空天军在西方高强度防空环境下“以量换存”的新尝试。随着批量列装和发动机升级,S-71或将成为俄系战机未来十年最常见的空射无人机“标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