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同学昨天结婚,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他居然一个同学都没邀请 全程只请了双方至亲,三十来个人围一张圆桌吃家常菜,简单到让所有人意外,却暖到了心坎里! 本来以为他家是小康水平,父母都是企业职工,怎么也得办场热热闹闹的传统婚礼。毕竟现在好多人结婚,都把“排场”当标配,动辄几十桌流水席,豪华场地、专业婚庆、接亲堵门、敬酒环节一个不落,好像不办得轰轰烈烈,就对不起“结婚”这回事。 可我这同学偏要反着来!没有奢华布置,没有复杂流程,没有陌生宾客的应付寒暄,就一间温馨的包间,一张摆满热菜的圆桌,亲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真心实意地为新人道贺。没有煽情到尴尬的致辞,没有赶场式的匆忙,这种纯粹的喜庆氛围,比那些耗资几万、几十万的婚礼还让人觉得舒服。 现在好多婚礼早就变味了!为了面子咬牙借钱办席,收的礼金扣掉场地费、烟酒钱和婚庆开销,最后可能还倒贴,新人从凌晨忙到深夜,累得直不起腰,连口热饭都吃不上,最后只剩一身疲惫和扯不清的人情债。宾客也吃得匆匆忙忙,还得盘算着随礼金额,完全没了祝福的初心。 我反倒觉得同学这波操作太清醒了!婚礼的核心从来不是排场多大、宾客多少,而是两个相爱的人得到至亲的认可,是往后余生好好过日子的承诺。那些没必要的攀比、折腾和浪费,真的该省省了。 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拒绝“形式主义婚礼”,把省下来的钱花在蜜月旅行、小家布置上,或者存起来当生活启动资金,反而更实在。毕竟日子是过给自己的,不是办给别人看的,简单纯粹的幸福才最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