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俄罗斯总统宣布了 2025年10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方已成

小璟熠 2025-10-26 21:05:48

就在刚刚 俄罗斯总统宣布了 2025年10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方已成功完成“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关键试验,并强调这款配备核动力装置、具有超远射程的武器全球尚无同类产品。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进一步汇报称,此次试验中导弹飞行了约1.4万公里(持续约15小时),并未达到其极限射程,并成功验证了其规避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 听着挺唬人吧?全球独一份,1.4万公里还没到顶,简直是导弹里的“长跑冠军”。这光环背后,藏着多少没说透的门道? 普京特意说“其他国家都没有”,这话味道太冲。说白了,就是冲着西方反导系统来的,想靠这玩意儿打破平衡。这种玩法,其实是把军备竞赛往危险里推。 核动力听着高级,风险大得吓人。导弹自带小型核反应堆,万一飞一半掉海里,那片海不就成了核污染区?2019年还有更吓人的事,打捞失踪导弹时船炸了,5名科学家当场没了,还漏了辐射。 15小时飞行、低空躲拦截,听着真厉害。可真要拿来用,得建专用设施,还得定怎么用的规矩。这些全是没解决的难题。现在喊“成功”,更像给自家打气的宣传。 西方专家早不信这试验。以前测了好几次,最长才飞两分钟,最远也就35公里,核发动机根本没启动过。现在虽没直接怼,但心里肯定在犯嘀咕。这导弹就像没上保险的“核烟花”,谁知道哪天出岔子? 普京一边秀武器,一边说“愿意对话”,这操作太矛盾。前脚放话“严厉回击”,后脚亮核导弹。到底是想好好谈,还是想吓唬人? 这导弹理论能飞2万公里,绕美洲一圈都够。可这种“无限射程”的威慑,只会让更多国家跟着搞核动力武器。英国都直接说了,这东西会威胁整个欧洲安全。 所谓“无法拦截”也吹得太满。反导技术也在进步,哪有绝对无敌的武器?不过是现在用来吓人的心理战罢了。 从2003年弄到现在二十多年,“海燕”终于见了点成色。大把钱砸进去,换来了个可能永远用不上的“核玩具”。 核动力导弹不是新主意,美苏六十年前就扔了,技术难关和风险摆在那。俄罗斯捡起来,说到底是被挤得没办法的无奈选择。 这事儿看着是俄罗斯的武器突破,实则是给全球安全敲警钟。把核动力装导弹上,跟给火药桶加个不稳的引信没区别。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小璟熠

小璟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