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中美两国共同宣布 10月25日,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展开今年第5次经贸

大大大飞 2025-10-25 21:43:31

就在刚刚 中美两国共同宣布 10月25日,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展开今年第5次经贸谈判,此前两国已在日内瓦、伦敦等地交流多次。美方4月威胁加征125%关税,9月又对中国企业搞科技限制,中方随即收紧稀土出口反制。 ​​谈判地点从欧洲挪到吉隆坡,这步棋太有讲究。离中国近不说,还赶在APEC峰会前,明摆着是为元首会晤铺路,美方急了是真的。 ​​美方派了财政部长和贸易代表来,嘴上喊着不脱钩,实际还在玩老套路。一次性摆四张牌:大豆、稀土、芬太尼,甚至扯俄乌冲突,筹码实在不够看。 美国这套打法看着挺热闹,实则暴露了他们的战略焦虑。一边说要对话,一边又举着关税大棒,这不是自相矛盾吗?125%的关税听起来吓人,可实际效果得打个问号。现在全球供应链正在重组,东南亚国家虎视眈眈,美国要是真把中国产品挡在门外,自己也得承受通胀压力。普通美国消费者最先感受到物价上涨的滋味,这招简直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他们拿芬太尼说事更是莫名其妙。这明明是个需要合作解决的民生问题,硬要当成谈判筹码,未免太不把老百姓的健康当回事。再说扯上俄乌冲突,分明是想把中美双边议题复杂化。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保持独立自主的立场,美国想在这上面做文章,实在找错了对象。 中方收紧稀土出口这步棋下得精准。全球高端制造业哪个离得开稀土?从电动汽车到战斗机,从手机到导弹,稀土就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美国军工企业库存能撑多久还是个未知数。这可不是简单的大宗商品贸易,而是掐住了高科技产业的命脉。 看看美方提出的四个议题,大豆代表着农业州选票,稀土关乎军工利益,芬太尼涉及国内民意,俄乌问题则是地缘政治筹码。表面看面面俱到,实际上每个领域都受制于人。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谈判策略,恰恰反映出美国内部难以统合的矛盾诉求。 谈判桌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两国的根本差异。中国着眼长远布局,步步为营;美国则被国内政治捆绑,急功近利。这场博弈早就超越了简单的贸易争端,成为两个大国发展模式的较量。选择吉隆坡这个中立地点很有意思,既避开了美国的政治压力,又彰显了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这场谈判看似关于经贸,实则关乎未来国际秩序的重塑。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大大大飞

大大大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