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宣布了!当地时间10月21日,乌克兰最高拉达干脆利落地通过了2025年国家预算修订案,直接追加了3247亿格里夫纳的国防支出,换算成咱们熟悉的钱,差不多是553亿元人民币,要是换成美元也有78.4亿呢。
乌克兰刚刚做了一个大决定。
10月21日,最高拉达表决通过一项预算修订案,大幅加码国防开支。此次拨款达3247亿格里夫纳,换算后约合78.4亿美元,彰显出在国防投入上的显著提升态势。
这个动作的时间点很有意思,就在前一天,泽连斯基刚刚拒绝了俄军提出的撤兵停战条件。故而,这笔资金的投入,远非单纯的军事需求。它更似以真金白银为语,掷地有声地向对手宣告:吾辈绝不妥协。
这笔钱,彻底改变了今年的财政盘子。它直接把乌克兰今年的军费总额推到了一个吓人的数字——大约707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这比原计划的527亿,多出了一个大截。
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光是国防这一项,就吃掉了国家总预算的62%,占到了全国GDP的26.3%。基本上,整个国家的财政,现在就是围着战争转。
基辅显然是想靠这笔投入,把战局的天平往回掰一点。他们有很具体的目标,比如要搞出年产三万架远程无人机和三千枚导弹的生产线。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防守,而是想重新拿回战场上的主动权。
但问题来了,钱从哪儿来?
乌克兰自己的财政状况其实相当紧张。按明年的预算草案来看,赤字率都快超过40%了,收入连支出的一大半都覆盖不了。所以这底气,说白了都是“借”来的。
在诸多依靠之中,最为坚实的后盾依旧是西方盟友。他们宛如稳固的靠山,在复杂局势里为其提供着支撑与助力。比如美国,从22年到今年4月,给的援助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千亿美元。瑞典也给出了承诺,26到27年会提供80亿美元。这些支持,是基辅敢继续加码的基础。
不过光靠援助还是不够。所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一个更大胆、也更有争议的地方: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欧盟正在考虑一个方案,打算从比利时那托管的2000亿欧元俄资产里,给乌克兰提供一笔1400亿欧元的“赔偿贷款”。
单看计划本身,确实满是诱惑,可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背后藏着一堆没解决的麻烦,推进起来处处是阻碍。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发出直截了当的警告,指出此举极有可能触犯法律,且会对欧元的信誉根基造成动摇,引发各界对相关行为合规性与欧元稳定性的关注。美国那边也担心会引发市场风险。至于俄罗斯,更是直接放话,说这是“盗窃”,威胁要报复。
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总理什梅加尔已经明说了,今年的头等大事就是国防。新注入的这笔资金,在用途上没有任何争议 —— 前期已制定完整方案,无论是重点投入方向还是具体使用节点,都规划得明明白白,可追溯、可核查。大头肯定是要给前线的军人发津贴,给伤残的士兵发补助,这是稳定军心的关键。
另有一笔高达400亿格里夫纳的专项资金,被明确指定用于加固防御工事。此笔资金将为防御体系的强化提供强劲助力,为抵御潜在威胁筑牢坚实屏障。剩下的钱,就投到采购升级军事装备、保障后勤这些地方。
这般“一切为了前线”的举措,着实引人深思。人们不禁发问,如此做法背后所付出的代价究竟为何?代价就是,教育、医疗这些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民生领域,预算只能一压再压。社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民众流离失所,经济负担一天比一天重。
追根溯源,当下的乌克兰恰似于钢丝之上艰难前行。每一步抉择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可能坠入万劫不复之境,其处境着实令人揪心。
这场高达707亿美元的豪赌,能否换来和平的曙光,已然不全由战场局势左右。诸多因素相互交织,让和平的走向变得扑朔迷离。它更依赖于外部的援助能不能持续到位,以及这个国家在极限压力下,还能撑多久。
信源:乌克兰议会批准追加3247亿格里夫纳国防预算2025-10-21 20:25·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