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大豆坐地起价,说明什么?说明美国大豆的重要性!单纯依靠巴西和阿根廷市场,是无法改变中国大豆进口源的单一。只有把美国大豆加进来,才能让三方互相竞争。现在的现实就是,巴西阿根廷的豆农也不傻,看到中国进口这么多,人家肯定要涨价。我们越不买美国大豆,他们涨的越起劲!所以,脱钩断链的后果没人能承受! 最近不少人关注到巴西大豆坐地起价的事儿,这背后其实藏着中国大豆进口的一个关键问题,别觉得咱们多从巴西、阿根廷买豆,就能摆脱进口源单一的困境,事实刚好相反,这事儿恰恰说明美国大豆的重要性不能忽视。 咱们国家每年要进口大量大豆,之前为了调整进口结构,确实增加了对巴西和阿根廷的采购量。 可时间一长就发现,这两个国家的豆农心里门儿清,知道中国市场需求大、依赖度高,眼看着咱们采购量往上走,自然就会提高报价。 就像去年,咱们从巴西进口的大豆量比前几年多了不少,结果巴西那边的报价跟着就涨了近一成,这可不是偶然。 有人可能会说,那咱们少买巴西的,多买阿根廷的不就行了? 但实际情况是,阿根廷的大豆产量受天气影响大,去年因为干旱,产量比预期少了不少,他们自己都要控制出口量,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 这时候才发现,要是把美国大豆排除在外,南美这两个国家根本形成不了有效竞争,反而会因为咱们没有其他选择,联手抬价。 更现实的是,现在全球大豆贸易格局里,美国、巴西、阿根廷是三大主产国,咱们作为最大进口国,要是刻意跟美国脱钩,反而会让巴西和阿根廷掌握定价主动权。 之前就有粮商反映,只要咱们减少美国大豆采购,巴西那边的报价第二天就会上涨,最后吃亏的还是咱们国内的油脂加工企业和养殖户。 所以说,脱钩断链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会让咱们在大豆进口上陷入被动。 只有把美国大豆重新纳入采购范围,让三个主产国形成良性竞争,才能稳定进口价格,保障供应链安全。 这不是说要依赖某一个国家,而是通过平衡采购,掌握更多主动权,毕竟在全球贸易里,互利共赢才是长久之道。 对于这件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