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在南海问题上总觉得“力不从心”?其实最大的短板,说白了,就是缺少大型岛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24 18:28:53

为什么我们在南海问题上总觉得“力不从心”?其实最大的短板,说白了,就是缺少大型岛屿。 东沙岛那 1.8 平方公里,看着比足球场连片大点,可要是想摆几套大型雷达、建个能停军舰的码头,立马就得开始 “螺蛳壳里做道场”,连人员住宿和物资存储都得精打细算,更别提搞什么常态化的监测和补给枢纽了。 西沙的永兴岛算是老大哥了,前些年填海扩到 3.16 平方公里,比原来大了一半,总算能停下歼 - 16 和 H-6 轰炸机,跑道拉到 3000 米,看着像那么回事了。 可即便这样,也只是 “堪堪够用”—— 岛上月产蔬菜上万斤,听着不少,可要是常驻人员再增点,加上战机训练、设备运转的消耗,补给船还是得定期跑,遇上台风天就得断供。 更别说辐射南海了,歼 - 16 从这儿起飞作战半径 1500 公里是够,但飞到南沙最南端也得一个多小时,等赶到了,很多事早就错过了最佳应对时机。 南沙那边更不用提,太平岛那 0.51 平方公里,说是接近村落都算客气,也就比大点的小区强点,连个像样的港池都建不了,想停艘驱逐舰都得在礁盘外抛锚,更别说支撑大规模军事部署了。 菲律宾占着的中业岛才 0.37 平方公里,咱们的岛要是能有个十几二十平方公里,光气场就能压过对方,可现实是南沙最拿得出手的美济岛,填海后也才 5.52 平方公里,渚碧岛 4.3 平方公里,永暑岛 2.8 平方公里,这还是 2014 年那场大规模填海造岛才拼出来的家底。 这些人工岛已经算是尽力了,美济岛建了 2700 米跑道,渚碧岛的跑道更是拉到 3250 米,成了南海最长的,可面积就这么点,设施只能往紧凑了堆。 永暑岛算是南沙中部的核心,可 2.8 平方公里的地方,既要建机场、医院,又要摆雷达站、燃料罐,四个机库看着挺唬人,真要是部署一个中队的战机,连维修车间都得挤着来。 更尴尬的是淡水,除了太平岛有天然水源,其他岛不是靠船运就是海水淡化,遇上设备故障,连洗漱都得省着用,这要是真有紧急情况,怎么撑得住长期对峙? 缺大岛最要命的是 “辐射力” 跟不上。南海那么大一片海域,光靠几艘军舰来回巡逻根本忙不过来,得有岛屿当 “中转站”。 比如南沙的渔业资源,渔民辛辛苦苦打上来的鱼,因为附近没有大岛建冷链加工厂,只能连夜往回运,要么贱卖要么变质,要是有个十平方公里的大岛,建个加工厂、冷库,再修个深水码头,渔民不用跑远,资源也能变成真金白银,维权也有了落脚点。 油气勘探更是如此,没有大型岛屿当后勤基地,勘探设备运过去得花十天半个月,人员轮换、设备维修都得靠补给船,效率低得让人着急。 其实不是没机会搞个大的,黄岩岛那礁盘多好,要是填起来能有 50 平方公里,比现在南沙七岛加起来还大不少,到时候建个大型军港,停航母都没问题,机场能修两条跑道,预警机、加油机常年驻守,整个南海东北部都在监控范围内。 可现在只能看着,对比之下,美济岛那 5.52 平方公里,说是南沙第一大岛,其实也就是个 “迷你枢纽”,跟真正能扛事的大型岛屿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以前没填海的时候更惨,渚碧礁就只是个退潮才露脸的暗礁,靠几个礁堡守着,物资全靠小船运,遇上风浪连人都不敢出门。 现在好歹有了几个人工岛,可架不住面积太小,三个岛呈品字形摆着,看着互相能照应,但每个岛的覆盖范围有限,真要是有情况,支援还得靠军舰飞机接力。 要是有个几十平方公里的大岛,把指挥中心、补给基地、武器部署全集中过去,那才叫真正的 “不沉航母”,哪还用得着这么费劲地 “凑合用”。 说白了,南海这地方,岛屿就是 “根据地”,面积不够,一切都是白搭。东沙、永兴、太平这些岛,不是不想用好,是实在 “身板太弱”,扛不起那么重的担子。 填海造岛算是补了点短板,可跟理想中的大型岛屿比,还是小打小闹,这也就难怪总觉得在南海有点 “力不从心”,毕竟手里的 “据点” 都太小,想铺开架势都得小心翼翼。

0 阅读:83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