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丈夫得了艾滋病谎称肝病,10年间从来也没有做过任何防护措施。妻子一直被蒙在

拾九观人间 2025-10-24 10:52:23

云南,丈夫得了艾滋病谎称肝病,10年间从来也没有做过任何防护措施。妻子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丈夫因开设赌场入狱,在探监时,才得知真相。得知真相的那一刻,妻子直接崩溃了!虽然万幸没有孩子,自己也没有被感染,但妻子仍难以释怀,要求法院撤销婚姻!   昆明的冬天总带着刺骨的湿冷,王某攥着HIV检测阴性的报告单,指尖却比寒风还凉。   报告单上“未感染”三个字本该让她松口气,可眼前总浮现监狱电话里那声冰冷的告知,你丈夫李某需要长期服用抗艾滋病病毒药。   挂了电话的那三分钟,她站在超市收银台后,连顾客递来的钱都接不住,十年婚姻里的片段像碎玻璃一样扎进脑子里。   她提醒李某吃“肝病药”的温柔、他藏药时躲闪的眼神、还有那些从未设防的夜晚。   没人能想到,这个在妻子眼里“需要精心照顾的肝病患者”,早在2011年就确诊了艾滋病。   更没人知道,他撕掉药瓶标签、编造“慢性肝病”的谎言,只是为了把这场用欺骗换来的婚姻,牢牢绑在自己身边。   直到2021年冬天,李某因开设赌场被判刑入狱,监狱整理服刑人员健康档案时,这场持续十年的骗局才彻底露馅。   王某第一次注意到丈夫的“肝病药”,是结婚后的第三个月。   那天她收拾床头柜,一本厚字典下面滚出个白色药瓶,标签被撕得干干净净,只隐约看见残留的黑色字迹。   李某冲过来一把夺过,手指捏得药瓶咯吱响,笑着说“这药怕潮,你不懂处方药的讲究”。   她没多想,只觉得丈夫早年跑水电辛苦,得了肝病可怜,后来还特意学了养肝的食谱,每天提醒他按时吃药。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反常”早有预兆,结婚五年没孩子,王某提过一起去医院检查。   李某总说“顺其自然,压力大反而怀不上”,次数多了还会发脾气。   有次她想帮丈夫整理药盒,他却突然翻脸,说“你别碰这些,万一弄混了出事”。   可那时候的王某,满脑子都是“夫妻要互信”,把所有疑虑都压了下去。   连同房时李某拒绝用安全套,她都信了“要孩子就得这样”的说法,毕竟,“肝病又不传染”。   2022年1月,王某第一次去监狱探监。   隔着厚厚的玻璃,李某还在说“家里的药记得帮我拿”,没等她说完,狱警拿着一张用药清单走过来,轻声提醒“他需要的是抗HIV药物,得要正规处方”。   “HIV”这三个字母像惊雷砸在王某耳边,她盯着清单上“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的字样,手抖得连清单都握不住。   玻璃那头的李某,头埋得越来越低,半天才支支吾吾承认,2011年就查出来了,我怕你走……   那天从监狱出来,王某在寒风里走了两个多小时。   路过药店时,她冲进去买了两盒检测试纸,回家反锁房门采血,针头扎进手指都没觉得疼。   看着试纸上慢慢浮现的一道红线,她瘫坐在地上哭了,不是庆幸,是后怕。   十年里,她无数次贴近这个隐瞒了绝症的男人,像在悬崖边走了十年,却连自己身处险境都不知道。   王某没等多久,就带着聊天记录、检测报告和监狱的用药清单,走进了松江法院。   庭审时,李某通过视频连线辩解,说自己一直规范吃药,病毒载量检测不到,不会传染,还说隐瞒是“怕失去婚姻”。   他的代理人甚至提出,“U=U原则(持续检测不到=不具有传染性)”能证明王某没风险,不算隐瞒重大疾病。   可法官的话,直接戳破了这份辩解的自私。   艾滋病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病程长、无法治愈,还可能影响生育,显然属于重大疾病。   法官在判决书中写道,婚姻的基础是信任,李某隐瞒十年病史,本质上是剥夺了王某“知情后选择是否结婚”的权利。   哪怕王某最终没被感染,这种欺骗本身,已经摧毁了婚姻的根基。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一方婚前隐瞒重大疾病的,另一方有权请求法院撤销婚姻,且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2022年3月,法院最终判决撤销王某与李某的婚姻。   拿到判决书那天,王某把它和结婚证一起放进抽屉,去监狱办了手续,告诉狱警以后不再帮李某准备药物。   走出监狱大门时,阳光落在肩上,她第一次觉得,这十年的阴霾好像散了点。   回头看开头那个崩溃的瞬间,会发现最让人难过的,不是“丈夫得了艾滋病”,而是“丈夫用十年谎言,把妻子骗进了风险里”。   李某说“怕失去婚姻”,可真正的婚姻,从来不是用欺骗留住的。   现在很多人觉得婚检麻烦,觉得“提健康问题会伤感情”,可比起婚后发现被骗的崩溃,婚前多一道“检查”,反而能少一份风险。   也有人担心“公开病情会被歧视”,但歧视的根源从来不是“告知病情”,而是“用隐私当遮羞布,伤害别人”。    

0 阅读:0
拾九观人间

拾九观人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