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钢这职务调整看着是“免职”,实则是妥妥的“加码重用”! 免去WTO大

柳淮蕊 2025-10-23 15:55:07

李成钢这职务调整看着是 “免职”,实则是妥妥的 “加码重用”! 免去 WTO 大使的头衔,根本不是贬谪,反而是把他从日内瓦的日常事务里 “解放出来”,让这位经贸谈判的 “硬骨头”,专心坐镇商务部,扛起更关键的担子,国家这么安排既是对他能力的认可,更是对着当下复杂的国际经贸棋局,摆出了 “主攻” 的架势!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今年4月16日,国务院一纸任命,李成钢同志正式担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这意味着他已经成为我国经贸谈判领域,名副其实的"主将"。 更关键的是,10月20日国家免去其WTO大使职务,就是要把这位谈判高手从日内瓦的日常事务中彻底解放出来,全身心投入到当下最关键的中美经贸博弈中。 说到这,咱们就得好好聊聊美国近期的小动作了。 10月16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公开场合,对李成钢同志进行人身攻击,说他8月华盛顿之行是“不请自来”、“举止不敬”,甚至编造“煽动性言论”的罪名,这分明是想通过舆论施压,迫使中国更换谈判代表。 但咱中国也不是吓大的,就在贝森特大放厥词的第四天,也就是10月20日,国家果断免去李成钢的WTO大使职务,让他专心坐镇商务部指挥谈判。 这招“以退为进”直接打了美国一个措手不及,你不是想让我们换人吗?我们偏不让,反而让他更专注地跟你谈,看你还怎么耍花招。 这里估计大家都会好奇,李成钢到底有啥本事,能让美国人如此忌惮? 咱们不妨看看他的履历,这位从商务部条约法律司一步步干起来的“老外贸人”,2013年挂职青岛副市长期间就主导过重大经贸项目谈判,2016年升任部长助理后,更是参与了多轮中美贸易战应对工作。 2021年出使WTO期间,他在渔业补贴谈判、争端解决机制改革等关键领域,为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让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径屡屡碰壁。 就拿今年8月的华盛顿之行来说,面对美方无理指责,他逐条批驳对方的"232调查"措施违反WTO规则,当场引用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作为证据,把美方代表怼得哑口无言。 这种有理有据、寸步不让的谈判风格,正是当前中美博弈最需要的。 而且这次职务调整的背后,也有着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 从国际环境看,美国在今年密集出台20项对华打压措施,包括对造船业实施301调查、将数千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等。 面对这种局面,我国必须集中优势兵力应对关键挑战。 李成钢同志卸任WTO大使后,他的工作重心将聚焦三大战场:一是牵头落实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共识,特别是针对美方10月14日落地的港口费措施进行反制。 二是统筹推进RCEP深化谈判,10月10日他刚在G20贸易部长会议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推动建立更公平的绿色贸易规则。 三是应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规则竞争,5月他出席DEPA成员部级会议时,就明确提出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这种"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当前国际经贸形势的精准判断。 有人同样会担心:把WTO大使的职务免了,会不会影响我国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话语权? 在我看来恰恰相反,正是这步棋里,藏着更深的战略智慧。 一方面,新任WTO大使李詠箑是国际贸易规则专家,她到任后能更专注于推动WTO改革,特别是联合欧盟、金砖国家等力量,打破美国的规则垄断。 另一方面,李成钢同志在商务部的新岗位上,能更有效地将多边规则运用到双边谈判中。 就拿最近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来说,商务部在10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这是依法完善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行为,既符合WTO规则,又有力回应了美方的无理指责。 这种"多边规则为我所用"的策略,正是应对美国"小院高墙"政策的关键一招。 最后咱得把话挑明了:这次职务调整,本质上是中国对美国"极限施压"战略的一次有力反击。 当美国试图通过舆论战迫使我们妥协时,我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中国的谈判代表不是吓大的,更不是可以随意更换的。 李成钢同志从日内瓦回到商务部,不是败退,而是从"二线战场"调到了"主攻方向"。 正如他在G20会议上所说:“中方坚定支持多边主义,但也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霸凌。” 这种"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态度,正是我们应对复杂国际经贸形势的底气所在。 李成钢身上肩负的,不仅是个人的荣辱,更是14亿中国人民的利益。 让我们擦亮眼睛,看看这位"硬骨头"谈判代表,如何在接下来的中美经贸博弈中,为国家杀出一条血路,为民族赢得尊严与发展空间。 这才是真正的大国担当,这才是新时代中国外交官的风采!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54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