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上一辈人真的很能吃苦,特别的能吃苦耐劳,无论是在哪个地方,哪些六七十岁的老人,能干就绝不闲着,反而好二三十岁的年轻却在家躺平。 昨天回农村,看到隔壁王奶奶佝偻着腰在菜地里拔草,裤脚沾着泥也不在意,说“种点青菜给城里孙子带过去”;城里小区楼下的张爷爷更拼,每天在小作坊里串珠子,十个小时赚30块,还乐呵呵跟我讲“动动手就有零花钱,比在家发呆强”。 其实咱年轻人不是不能吃苦,是怕“苦得没头”——干着累活拿低薪,看不到奔头才想躺平。但上一辈的“能吃苦”里,藏着对生活的踏实劲儿:他们相信多干一点就多一点收获,这种心态反而让日子有了盼头。 咱们与其羡慕老一辈的韧性,不如试着把“躺平”换成“蓄力”,哪怕从每天多做一件小事开始,说不定慢慢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收获感”。你身边有没有这样让人佩服的老人?或者你觉得年轻人该怎么找回那份踏实劲儿?来评论区聊聊呗!
大家有没有发现,上一辈人真的很能吃苦,特别的能吃苦耐劳,无论是在哪个地方,哪些六
美丽小轶
2025-10-23 12:32:38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