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毛主席非常生活化的一张照片,拍摄于延安时期,有人说是毛主席一家三口在保育园接

不急不躁文史 2025-10-22 23:51:01

这是毛主席非常生活化的一张照片,拍摄于延安时期,有人说是毛主席一家三口在保育园接孩子,也有网友说是准备参加会议。照片中毛主席牵着女儿的小手,慈父的形象一目了然!大概率是带着女儿参加某种活动或会议,并非接孩子,因为照片中看不到其他孩子。 延安这个地方,十年时间,什么样的人没来过。 学生、农民、老红军、逃出来的知识分子,还有外国人,全来了。 毛主席常出现在这种场合,穿的不是新衣服,鞋是旧的,裤脚上有泥点子。谁要是早起在窑洞口走一圈,大概率能看见他拎着茶缸,站在槐树下抽烟。 有时候沉着脸不说话,有时候会问你一句:“今天饭够不够?” 1938年,他准备讲一场大课。 那年全国都在讨论抗战能不能赢,有人说三年打完,有人说撑不了两年,声音吵得不行。 延安这边也闹腾,干部们坐不住,想知道该怎么办。 毛主席就在抗日战争研究会连续讲了几天,白布黑板就挂在墙上,一支粉笔写完换一支。 他说,战争不会短,要准备打到底。日本虽然强,但拖不起,我们拖得起。没人鼓掌,大家都安静听,听完背着笔记回去复述,第二天再来。 讲完之后,陈云说这稿子不能白讲,要整理出来发出去。 那就叫《论持久战》,后来各地都印,传得飞快。宋庆龄看完之后觉得重要,找人翻成英文往外送,说国际上也该知道这套逻辑。 同年夏天,梁漱溟到了延安。他之前和蒋百里聊过几次,心里没底,想来问问。两人聊了大半夜,谁也不知道细节,只知道第二天梁漱溟出来没说话,脸色沉着,回去之后就告诉人:日本赢不了。别的什么也不解释。 延安从那时候开始变得有点不一样了。不是说生活条件好,是那个地方有方向感了。原来大家都靠猜,现在有人敢拍桌子说,能赢,那就不怕了。 两年后,百团大战打起来。动静大,铁路、公路、碉堡都炸了,日本军队来不及反应,被打得乱七八糟。延安也高兴了一阵,陈列战报、写社论、唱秧歌。可没多久,日军反过头来搞清剿,什么“囚笼政策”“三光”政策都用上了。根据地一下子吃紧,很多地方断了联系,粮食也开始缺。 毛主席立刻说不能再打大仗了,要化整为零,躲起来。干部们开始下到村里,跟老百姓混在一起。兵也拆成小组,白天干活,晚上活动。谁都不说自己是军人,谁也不暴露。 那时候延安更紧了。粮仓空得快见底,吃的是野菜、小米粥。有时候煮稀饭都得掺麦糠。毛主席也不例外,每顿饭照旧。身边的人劝他多吃点,他说不必。种地也下地,挎着锄头,边挖边说话。说得最多的,是“不能露头,不能吓人”。 1941年年初,出了皖南事变,新四军被国民党伏击,一下死了好几千人。 这个消息传到延安时,全城都沉了。开了整整三天会,气氛压得人透不过气。毛主席让人起草声明,语气很重,说这件事不能当没发生,要让全世界知道。但同时他也说,不打,我们还不打。政治上要吭声,军事上要忍住。他不止一次说这话:“敌人多的时候,我们得先站住。” 1944年,来了新的人。一批外国记者先到,穿西装,带照相机,行李箱比人还大。刚下飞机就呛了一口黄土。毛主席亲自去接,笑着握手。有人偷拍了几张照片,他没管。记者们问这问那,他回答得不急。有人提到物资紧张,他只说:“我们能吃。”有人提到伤亡数字,他说:“我们心里有数。” 美军观察组随后也来了。几个人带着军用望远镜,围着地图看了好几天。 他们参观了兵工厂、剧团,还看了村小学。毛主席送他们一张中国地图,圈出安全区,说飞行员坠机就往这些地方走,当地人会救。他没说“保证”,也没说“安排妥当”,只说“他们会救”。 这些人回国后写了很多报告,说延安干净、有秩序、吃得苦、讲理想。美国人爱看这种东西,一下把共产党当成了另一种可能。有人不信,说那是做样子,但来过的人都说,那地方确实跟别处不一样。 那年延安还有文艺演出,秧歌队唱得响,舞蹈队跳得热。 毛主席会去看,坐在下面点头。有时候看到孩子演得紧张,他会笑,说“慢一点”。没人觉得他像领袖,反倒像个看晚会的老师傅。 等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了。 电报一到,窑洞里的人全站起来。 没几天,就有命令传下来,说共产党军队原地待命,不准收缴日军武器。 毛主席听了不高兴,但没发火。他说:“我们把人打跑了,凭什么不收?”那天晚上,很多人都在开会,毛主席坐得最久。 1946年,中原开始打仗,局势越发不妙。 延安已经不安全了,胡宗南那头压着四十万人,毛主席最后决定撤。 他说话不多,就一句:“不能困在这里。”撤离那天夜里没月亮,风吹得厉害,车队在山路上排了几公里,马嘴上裹着布,不让出声。 毛主席走得不快,走到山口那边停了几秒,身边人没催。他没说什么,只看了一眼山后,像是在确认什么东西没落下。 之后就继续往前走,没人拍照,也没人讲话,黄土一路扬着,落在脚面上。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 但延安的那个片段,就停在那一刻。 那个牵着小女孩走路的男人,头发有点乱,裤脚不整,手没松,小孩也不哭。

0 阅读:41

猜你喜欢

不急不躁文史

不急不躁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