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只要咬紧牙关,就可以把稀土提炼出来,正确吗?答案是肯定的。稀土技术不是很难,每个国家都可以从开采到提炼全过程做出来,为什么这些国家都没有去做呢?因为没有规模。 其实规模这道坎已经够让美国头疼了,加州那个芒廷帕斯矿,曾经可是全球稀土重镇,后来愣是在 2015 年熬破产了,核心就是撑不起规模效应。直到 2017 年 MP Materials 接盘重启,初期也只能把矿石运到中国加工,因为自己建提炼厂的成本根本扛不住。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摆在那儿,2020 到 2023 年,美国 70% 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都得从中国进口,就算从澳大利亚拉来矿石,运到中国加工再运回美国,成本都比本土提炼低 30% 到 40%。 现在 MP Materials 豪赌 10 亿美元建厂房,计划 2026 年底才投产,年产能也就 1000 吨磁体,这点量连通用汽车的需求都未必能满足,更别提撑起全产业链的规模了。 光有规模还不够,环保这道坎能把人绊倒。稀土提炼要产生大量酸性废水和放射性废渣,美国环保署的标准卡得极严,建个提炼厂光环评就得耗好几年。之前有企业想在亚利桑那州建厂,附近居民一听说有污染风险,立马联合抗议,项目直接黄了。 反观中国,赣州那些提炼厂经过几十年迭代,环保技术早成熟了,处理成本摊在规模里根本不算事儿,美国从零开始搞,环保设备的投入就得占初期投资的三成以上,私人资本根本不敢碰。 更要命的是缺人,这可不是花钱能立马砸出来的。美国关键矿物研究所的杰克・利夫顿说得实在,重振稀土产业得有懂行的人才、有经验的工人,可这些在美国压根不存在。 中国赣州光稀土行业就有数万人从业,从选矿到提纯的老师傅一抓一大把,而美国高校里专门搞磁性材料的研究生都没几个,企业想招对口的高精尖人才比登天还难。 雷神技术公司 CEO 都坦言,95% 的稀土加工依赖中国,真要撤出,没个十几年重建不了产能,核心就是缺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团队。 产业链配套更是环环卡脖子,稀土分离得用特殊萃取剂,这东西的生产技术基本被中企垄断,美国就算能炼出稀土原矿,也得从中国买萃取剂,等于还是被牵着鼻子走。 而且提炼出来的稀土得有下游企业消化,美国新能源汽车和风电产业虽然需要磁体,但量还没大到能撑起本土提炼产能的地步。 前阵子锂、钴价格暴跌,必和必拓、嘉能可都在减产,连这些成熟矿产都扛不住市场波动,更别说回报周期更长的稀土项目了,私人资本根本不敢下注。 美国政府不是没发力,《通胀削减法案》砸了几百亿补贴,国防部还给 MP Materials 拨款建厂房,可钱花出去了不见响。问题出在短视上,中国从八十年代就深耕稀土产业,几十年砸钱培养人才、完善配套。 而美国一会儿喊口号一会儿砍预算,政策没个连贯性。矿业分析师都吐槽,华盛顿给个几百万美元就想搞稀土,简直是开玩笑,这种零散投入根本撑不起全产业链。 所以说,美国人想靠咬牙硬扛搞稀土提炼,纯属想简单了。规模不够撑不起成本,环保严卡得建不了厂,人才断档没人干活,产业链缺环处处受制,再加上市场波动吓退资本,这哪是咬咬牙就能过去的坎? 中国能坐稳稀土霸主地位,靠的不是啥高深技术,而是几十年磨出来的全产业链功底和规模效应。美国现在才想起补短板,怕是得先问问自己,有没有耐心和决心熬个十年八年,毕竟在稀土这事儿上,光有口号可填不平产业鸿沟。
韩国呼吁中方尽早解除涉韩船企制裁。据报道,韩国贸易代表要求中方尽早解除对韩华海洋
【9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