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10月21日写道:“今天,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大使发表以下声明回应中国对企业进行胁迫的企图。这些企业正在通过在关键领域进行大规模战略投资来帮助重振美国产业。 格里尔大使说:‘中国近期对全球私营企业采取的报复性行动,是其更广泛的经济胁迫模式的一部分。这种模式意在通过阻挠外国企业投资美国造船业及其他关键行业来影响美国政治并控制全球供应链。’‘恐吓手段无法阻挡美国重建其造船基础,也无法阻止我们对中国在关键产业领域谋求主导地位的做法做出适当反应。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保护我们的企业,保障供应链安全,并鼓励盟友对美国产业的未来进行投资。’” 评几句:美方说辞颠倒了因果逻辑。所谓“中国经济胁迫”的指控,本质是对中方合法反制的刻意曲解。中方此前对特定美企的出口管制等措施,针对的是其涉台军事合作等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是依据《反外国制裁法》实施的正当举措,而非无端的“报复”。美方将自身违规行为引发的后果倒打一耙,显然是在回避问题本质。 美国才是主动推行“脱钩断链”的一方——通过《国防生产法》扶持本土企业、构建“非中供应链”、施压盟友限制对华合作,种种动作皆以维护自身霸权为核心。反观中国,仅是对关键资源出口实施规范管理,从未阻断全球产业合理合作,美方的指控实则暴露了其对自身供应链霸权焦虑的转移。 美方强调“重建造船基础”,但被中方纳入管控的美造船企业,恰是因参与对台军售等敏感活动触及红线。中方措施精准指向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而非阻碍美国产业发展。美方将企业违规代价包装成“产业打压”,实则是想在战略产业竞争中既占优势又不受约束,这种双重标准难以服众。


放飞自我
在胁迫企业方面美国是中国的老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