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事专家坦言:“中国是超级大国,任何外部力量都不可能动摇其根基,更无法阻遏其崛起步伐。”对此,金一南早有表示:“中国人踏过鸭绿江的那一刻起,中国人就已经站起来了!朝鲜战争是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战,同时为我国赢得了最起码百年的和平。” 这话越品越有道理,现在外界公认中国根基稳固、崛起不可阻挡,这份底气的源头,其实藏在七十多年前那场艰苦卓绝的朝鲜战争里。那会儿中美之间的实力鸿沟,说句天差地别都毫不夸张,当时全世界没几个国家相信,装备远远落后的中国军队,能顶住当时世界头号强国的攻势。 单看硬指标,1950年美国的钢产量就达到了8000多万吨,而咱们全国全年的钢产量才刚过60万吨,连人家的一个零头都凑不够;工农业总产值更是不在一个量级,美国已经突破2800亿美元,咱们才刚过100亿美元。 美军手里握着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甚至已经拥有原子弹,还把陆军的三分之一、空军的五分之一和大部分海军力量都投到了朝鲜半岛,而志愿军初期的武器装备堪称“万国牌”,各种制式的枪械混杂使用,坦克数量不足百辆,弹药供应更是捉襟见肘,打一发就少一发。 就是在这样悬殊的差距下,志愿军还是毅然决然地跨过了鸭绿江。刚入朝那段时间,后勤保障的困难超乎想象,敌军的战机不分昼夜地狂轰滥炸,物资运输线路被严重破坏,战士们常常面临缺衣少食的困境,不少人因为缺乏维生素患上夜盲症,影响作战和行军。 运输车辆在轰炸中损失惨重,前线一度面临断粮断弹的危机。好在后来通过后勤体系的改革调整,划分不同供应区域,摸索出分散运输、利用地形隐蔽等有效办法,在没有制空权的极端条件下,硬生生打通并守住了物资运输通道。 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即便敌军的轰炸强度大幅提升,咱们的物资运输量却稳步增长,车辆损失率大幅下降,硬是把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后勤保障任务扛了下来。 前线的对抗同样激烈到极致,志愿军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在兵力和装备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硬生生把战线从鸭绿江推回了三八线。面对敌军的立体攻势,志愿军战士们凭借着灵活的战术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一次次顶住猛攻、发起反击。 年轻的志愿军空军虽然组建时间不长,缺乏实战经验,却敢于和美军的王牌飞行部队正面抗衡,逐步打破了对方的空中优势,让敌军的空中支援不再肆无忌惮。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的较量,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军终于意识到,这个他们此前轻视的国家,已经具备了不容小觑的战斗力,再也不是可以随意拿捏的对象。 1953年停战协定的签署,不仅终结了这场残酷的战争,更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的立场和实力——中国人民再也不会任人欺凌。 这场朝鲜战争,对新中国来说远不只是一场战役的胜利,更是真正意义上的“立国之战”。在此之前,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知还停留在软弱可欺的层面,而这场战争彻底扭转了这种偏见,让全世界都看清了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的决心与能力。 正是这场战争赢来的和平环境,让新中国得以集中精力搞建设、谋发展,这才有了后来几十年里经济、科技、军事等各领域的飞速进步。 如今咱们拥有了航母、先进雷达、高超音速武器等一系列国之重器,美军事专家所说的“无法动摇中国根基”,本质上就是对中国综合实力的认可,而这份实力的起点,正是七十多年前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用鲜血和意志筑牢的。 说到底,现在中国的崛起不是偶然,而是一代代人踩着前人铺就的道路稳步前行的结果。当年踏过鸭绿江的战士们,用顽强拼搏为国家挣来了和平与尊严;如今的中国人,继承了这份硬气和韧劲,在各个领域攻坚克难、奋勇争先。从过去的“小米加步枪”到如今的超级大国,中国走过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却也愈发坚定。 那场立国之战留下的,不仅是百年和平,更是深入民族骨髓的自信与底气,这也正是中国无论面对何种挑战,都能稳如泰山、持续前行的核心密码。 参考资料:台海网
不救!这次必须硬气到底,让菲律宾彻底看清:中国绝不当‘冤大头’!菲律宾在南海搞事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