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控还产生一个意外的效果,俄乌战争打不下去了。可以说,毫不起眼的稀土竟然改变了世界局势。 没有了稀土,武器生产线不转了,高端芯片停产了,世界突然变得如此安静,看来中国才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最佳人选。 2025 年 10 月 9 日,中国商务部发了 61 号公告。公告内容很明确,在原来管制的七种稀土元素基础上,又新增了钬、铒、铥、铕和镱五种。 别小看这五种元素,它们看着冷门,用处却一点都不普通。 钬能用来做激光测距仪,军事雷达上少不了它;铒和铥是精确制导武器的 “眼睛”,没有它们,导弹打靶可能就跟瞎猜差不多;铕和镱更不用说,高端光学设备里要是没这俩,镜头分辨率得降好几个档次。 而且公告还加了条硬规矩,境外买家得提供详细用途证明,尤其是涉及半导体和国防领域的,必须一个案子一个案子审批,想蒙混过关根本没门。 谁都没料到,这则管控公告会成了俄乌战争的 “转折点”。 之前俄乌双方还在前线打得热火朝天,坦克集群对冲、无人机满天飞,可公告发布后,两边的进攻节奏突然慢了下来。不是士兵不想打,是手里的武器跟不上了。 俄罗斯那边,原本计划每月生产 50 架 “柳叶刀” 无人机,结果因为缺了含铒的光学传感器,产量直接砍了一半,前线无人机侦察频次少了三分之一。 乌克兰更惨,美国和欧洲援助的 “海马斯” 火箭炮,制导系统里需要钬元素做的激光部件,之前还能每周发射 200 多枚火箭弹,现在库存见底,只能减少到每天十几枚。 为啥会这样?看看全球稀土供应链就懂了。中国是全球稀土加工的 “咽喉”,不管是俄罗斯从澳大利亚买的稀土矿,还是美国从非洲运的原料,最后 80% 都得送到中国来提纯。 不是其他国家不想自己搞,是这技术真不是谁都能掌握的。 中国能把稀土分离纯度做到 99.99%,俄罗斯的工厂最多只能到 99.2%,差的这 0.79%,直接导致导弹制导精度偏差能拉大到 150 米以上。 不光是军事领域,科技圈也被这波管控 “震” 到了。 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之前一直在扩产 3 纳米芯片,可公告出来后,立马暂停了部分生产线。 原因很简单,芯片制造里的光刻胶需要铕元素做掺杂剂,没有高纯度的铕,光刻胶的感光性能就不达标,芯片良率得掉一半。 欧洲那边更慌,德国博世集团是全球汽车芯片的龙头,他们生产的自动驾驶芯片里,必须用到镱元素来稳定信号。 这时候大家才发现,原来毫不起眼的稀土,早就是全球产业链的 “命门”。 美国国防部的一份报告里承认,要是中国断了稀土供应,美国的 F-35 战机生产线最多撑半年,因为战机发动机里的高温合金,必须用到中国提纯的稀土。 这时候有人开玩笑说,中国才该是诺贝尔和平奖的最佳人选。 不是说中国主动干预了战争,而是过稀土管控,无意间掐住了双方武器生产的 “脖子”,让战场节奏慢了下来,也让更多无辜的人避免了战火。 当然,这只是个调侃,但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 —— 不是靠强硬施压,而是靠掌握核心技术和供应链优势,就能影响世界局势。
荷兰冻结安世半导体资产后,中国禁止出口安世中国生产的部件和组件。这就意味着荷兰安
【12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