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参议院宣布了 10月21日,美国参议院第11次就政府拨款法案进行投票表决,结果以50票赞成、43票反对的结果仍未达到通过所需的60票门槛,这意味着美国政府自10月1日开始的“停摆”状态不得不继续维持下去。(央视新闻) 咱普通人可能没太在意“停摆”俩字,但对美国不少人来说,日子早乱了套。联邦公务员俩礼拜没拿工资,有的得去超市打零工凑房租,国家公园关门连带着周边小镇的餐馆、民宿没了生意,连护照申请都得排队等“政府开门”。 参议院这11次投票跟闹着玩似的,每次都卡在60票门槛上。说白了就是两党在较劲,民主党想加福利支出,共和党死咬着要砍非国防预算,两边谁都不肯让一步,把拨款法案当成了争权的筹码。 还记得2018年那次停摆吗?整整35天,比这次还长。那回至少后来两党还凑了个临时拨款方案,这次都11轮了,连个临时方案都没影。不是解决不了问题,是没人真把老百姓的难处当回事。 受影响的不只是公务员,小企业也跟着遭殃。有个做政府办公家具的老板说,订单早签了,就等政府拨款放款,现在工人工资都快发不出来,只能先裁了一半人。这种因为政治扯皮倒闭的小公司,这段时间已经冒出来不少。 更糟的是民生服务拖后腿。比如医保报销,以前提交材料一周就能批,现在堆在那儿没人处理;退伍军人的医疗补贴也断了,有老兵去医院拿药,被告知“政府没给钱,得自己先垫着”,可谁知道要垫到啥时候。 有人说参议院是“拿国家当赌注”,这话真没说错。他们在国会大厦里吵得面红耳赤,却没几个人去街头问问那些没工资的公务员,没生意的店主。与其说这是政治分歧,不如说就是不负责任,反正他们的工资一分钱不会少。 国际上看这事儿也挺滑稽。美国总说自己是“民主标杆”,结果政府动不动就停摆,盟友那边都看懵了。有欧洲外交官私下说,本来想跟美国谈个合作项目,现在都不敢签,怕哪天政府又“关门”,项目直接黄了。 其实不是没解决办法,两党各让一步就行。比如共和党少砍点福利,民主党别硬加不必要的支出,临时拨款先把民生撑起来。可现在两边都抱着“耗到对方妥协”的心思,谁都不想先低头,苦的还是普通美国人。 这停摆一天,损失就多一天。有机构算过,政府每停摆一周,美国经济就得少赚20多亿美元。这些钱不是数字,是老百姓的饭碗,是孩子的学费,是老人的医药费。可在政客眼里,好像这些都没他们的政治利益重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就在刚刚 美国参议院宣布了 10月21日,美国参议院第11次就政府拨款法案进
山顶揽风云
2025-10-21 13:08: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