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为什么非要卖给中国?其实,站在美国的角度,三年不卖给中国大豆,扩大国内内

洛风阐社会 2025-10-21 11:54:00

美国大豆为什么非要卖给中国?其实,站在美国的角度,三年不卖给中国大豆,扩大国内内需市场,或者卖给欧洲亚洲的盟国不行吗? 美国大豆非要卖给中国,根本不是什么 “贸易偏好”,纯粹是被自家产能、市场现实和全球竞争逼得没辙,所谓扩大内需、转卖盟国,听起来美好实则全是行不通的空想。 先看产能这道硬坎,2024 年美国大豆总产量高达 1.2 亿吨,可国内就算把可再生柴油产业的豆油需求拉满,全年压榨量也才 6500 万吨,硬生生多出 5000 万吨缺口,这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要把伊利诺伊州那样的主产州产出全堆着。 2025 年的数据更直观,美国仓库里积压的大豆已经超过 700 万吨,连伊利诺伊州都发生了 816 吨大豆粮仓坍塌的事故,说白了就是仓库实在堆不下了,新收的豆子连地方放都没有,这种情况下还说 “三年不卖给中国”,简直是给自己找罪受。 再说说扩大内需的想法,这纯属对美国农业现状一无所知。 美国 90% 的大豆都用来榨油和做饲料,可美国人的食用油消费量常年稳定,生猪存栏量增长也慢得可怜,根本吞不下额外的大豆。 伊利诺伊州的豆农早就算过账,每英亩大豆要亏损 64 美元,要是真把中国订单丢了,积压的产量能达到 60%,中小农户直接就得资金链断裂。 更关键的是美国农业的结构性死结,大豆和玉米轮作是维持地力的老规矩,敢打乱这个节奏,下一年玉米产量就得暴跌,而那些价值几十万美元的收割机、播种机全是为大豆量身定制的,转种其他作物的成本,小农场想都不敢想。 更要命的是,很多农民的生产贷款全靠中国的采购合同做抵押,没了中国订单,银行立刻就会抽贷,这可不是 “扩大内需” 能解决的问题。 至于转卖给欧洲和亚洲盟国,现实只会更打脸。 欧盟 2023 到 2024 年全年才采购 490 万吨美国大豆,连中国巅峰时期一个月的进口量都不到,2025 年更是跟着中国减少采购,根本指望不上。 日本和韩国这些亚洲盟国更现实,2025 年他们 77% 的大豆都从巴西买,因为巴西大豆的运费比美国的便宜 18%,做生意谁不挑便宜的。 美国也曾想过让印度接盘,可印度的饮食结构里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大豆,而且印度农民是莫迪政府的票仓,怎么可能为了美国牺牲本国农业。 更尴尬的是美国大豆的价格竞争力,2025 年中国对美豆加征两次关税后,美国大豆到岸成本飙到 776 美元 / 吨,而巴西大豆才 380 美元 / 吨,就算想卖给盟国,价格上先就输了一大截。 其实早在 2018 年贸易战时,美国就试过失去中国市场的滋味,当时直接导致美国农业损失 260 亿美元,大豆种植户丢了近 10% 的市场份额。 2025 年 5 月以来,中国采购商几乎没再下过美国大豆订单,这直接让美国大豆出口量较 2020 年下降 20%,全球市场份额从 33% 跌到 25%。 而巴西趁机抢占市场,2024 年巴西大豆对华出口占比飙升至 71%,中国还砸钱帮巴西升级港口铁路,物流效率一提,美国大豆更没机会了。 美国政府也想过救场,承诺给 150 亿美元救助资金,可联邦政府正停摆,钱根本落不了地,就算拿到补贴,豆农想要的是稳定订单而非救济,密歇根州的农场主希瑟・费尔斯坦就说,补贴根本没法让农场恢复正常。 更深层的是,美国大豆绑定的不仅是农业,还有美元霸权和全球定价权。 中国已经和巴西、阿根廷搞起了本币互换,用人民币结算大豆贸易,这直接动摇了美元在大宗商品领域的地位。 要是彻底失去中国市场,美国大豆的全球定价权会进一步流失,而定价权背后是美国农业金融体系的利益。 更别说政治账,美国中西部大豆主产区是共和党的票仓,2024 年很多豆农投了特朗普,可 2025 年订单归零后,豆农们纷纷呼吁缓和对华关系,要是利益持续受损,2026 年中期选举共和党恐怕要栽大跟头。 这些现实摆在这里,美国大豆根本没选择。 国内堆不下,盟国吃不下,竞争对手还抢着送,所谓 “三年不卖给中国” 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说法,真要是这么干,先扛不住的只会是美国豆农和背后的政治经济体系,毕竟中国早就找到了替代来源,而美国找不出第二个像中国这样能吃下数千万吨大豆的市场。

0 阅读:0
洛风阐社会

洛风阐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