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表示,现在在美国的技术封锁下,中企想获取EUV光刻机几乎不可能了,但是中国一直没有放弃,研发投入每年增速超过20%。 这话不是空穴来风,ASML 是全球唯一能造出 EUV 光刻机的公司,他们最新的 NXE:4600 型设备到现在还被出口管制卡着,根本卖不了给中国。 可越是被卡得紧,中国越是拼命追赶,研发投入年年涨,增速超过 20%。 上海微电子最近甚至亮出了自家的EUV参数图,这种“硬闯一条路”的劲头,让人真切地看到,“不可能”这三个字,开始松动了。 ASML的表态,其实就是在揭穿一个现实。 EUV光刻机是生产7纳米以下高端芯片的关键设备,一台售价高达1.2亿美元。 但要造出它,得靠全球各地的供应商一起配合:比如德国蔡司提供的高精度光学镜头、美国的光源系统、日本的光刻胶、比利时的检测模块,哪怕少一个零件,整台机器都没法运转。 2024年进博会时,ASML中国区总裁沈波还对外表态说“我们支持开放出口”,语气还挺乐观。 可没过多久,美国那边的管控政策一出,ASML 就被迫收紧出口,沈波也只能无奈地说:“得等荷兰政府批许可证。”这话其实就是变相承认,他们被卡死了。 到了2025年,情况更直接,ASML方面明确表示,EUV光刻机暂时无法进入中国市场。 这意味着中国的高端芯片制造几乎被挡在门外,产业链的最关键一环,被硬生生掐断。 可与此同时,国内的研发力量并没有停下,反而更坚定了要把这扇“焊死的门”重新打开的决心。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博弈也不是单方面的。 ASML的 EUV 光刻机看似高不可攀,但它离不开一种关键材料——稀土。 每台设备要用上 17 公斤稀土,而中国掌握着全球 80% 以上的稀土提纯技术和专利。 再说氟石,荷兰生产高纯度氟石也得依赖中国,进口量超过九成。 也就是说,这条全球供应链是互相咬合的,你卡别人,自己也得先掂量掂量,能不能受得了这股反作用力。 最近,半导体设备板块在股市上一直是热门话题。 投资者全在盯着国内这场“光刻机突围战”。 大家都知道,这条路不好走。 ASML 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技术体系,从零到量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可回头看,从“几乎不可能”到“已经开始量产”,中国这一步,已经是质的突破。 美国的技术封锁,看似强硬,实际上挺短视的。 他们想靠禁令拖住中国的脚步,可这套逻辑在现实里越来越不灵。 被卡脖子的那几年,中国的科研投入不减反增,每年研发经费都涨20%以上。 很多人以为这是数字游戏,其实背后是几代科研人员熬夜攻关、一次次实验失败又重来的结果。 越被封锁,中国越想办法自力更生。 从材料、光学系统到软件算法,国内团队都在一点点啃。 也许现在离全球顶尖还有差距,但这股不服输的劲儿,已经在把差距一点点缩小。 再过几年回头看,今天这场光刻机的较量,或许真会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彻底走向独立的转 折点。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每日经济网
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表示,现在在美国的技术封锁下,中企想获取EUV光刻机几乎不
霁雾阙任
2025-10-20 23:58:33
0
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