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非常严重!美国大豆不仅仅是卖不出去,现在已经成了一种灾难,给美国的农场主和美

诸葛利剑 2025-10-19 17:32:59

问题非常严重!美国大豆不仅仅是卖不出去,现在已经成了一种灾难,给美国的农场主和美国政府带来巨大的麻烦。这时候,龙国绝对不能手软,一定要在这个领域彻底打下去,将对方的傲气彻底打散,把对方投机取巧的心理彻底破碎,这样才能够拿到关税战争的胜利。 美国大豆出口到中国的量在2025年直接归零,这不是小事,而是贸易战升级后的直接后果。从今年年初开始,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0%的报复性关税,导致美国农民的豆子彻底卖不动。数据显示,2025年1月到8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只有2.18亿蒲式耳,比2024年同期少了7.67亿蒲式耳,下降幅度超过77%。这让中西部地区的农场主们陷入困境,他们原本依赖中国市场消化一半以上的产量,现在豆子堆在仓库里,价格从年初的15美元每蒲式耳左右跌到现在的10美元出头,而种植成本还维持在11美元以上,每亩地都得赔本。政府试图通过补贴缓解,但那些钱远不够填补损失,农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收入缩水。 中国这边则转向巴西和阿根廷采购大豆,9月份从巴西进口了650万吨,占巴西总出口的93%,创下历史新高。这不光解决了国内需求,还让中国的大豆供应链更稳固。巴西大豆产量大,价格有竞争力,中国买家自然乐意多合作。相比之下,美国大豆的国际声誉下滑,其他买家也开始犹豫,担心贸易战波及。特朗普政府嘴上说要用关税收入援助农民,计划拿出100亿到150亿美元,但实际操作中,这些补贴更多是临时救急,没法从根本上恢复市场份额。农民们抱怨补贴杯水车薪,农田租金、化肥和机械燃料成本还在涨,净利润本来就只有5%到8%,现在直接转负。 贸易战打到现在,美国农业产业链的弱点暴露无遗。作为世界第一大农业出口国,美国大豆产能过剩,本来就靠出口消化,现在中国一撤单,整个链条就卡壳了。内部消费根本吃不下那么多豆子,加工厂开工率下降,相关行业如饲料和畜牧也受牵连。政府担心这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更多农场破产。数据显示,2025年美国农场破产率已经上升,特别是在大豆主产区如伊利诺伊和爱荷华州。特朗普一再威胁要对中国进口禁令,但这只会让事态更糟,因为中国有备选供应商,而美国农民短期内找不到新买家。补贴政策虽然出台,但执行起来拖沓,农民们联名上书要求尽快谈判,却没见实质进展。 中国在这一轮博弈中占了上风,通过多元化进口渠道,避免了单一依赖的风险。国内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加工企业原料供应稳定,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国际市场上,中国还加强与南美国家的合作,签订长期协议,确保供应链安全。这不只是经济举措,更是战略布局。反观美国,贸易决策的失误让农民付出代价,特朗普的强硬姿态没换来优势,反而助长了对手的韧性。中国坚持不让步,正是为了打破美方的投机心态,如果现在手软,对方就会得寸进尺。关税战的核心是利益博弈,中国通过大豆这张牌,展示了不惧对抗的决心。 美国大豆危机的根源在于贸易战的升级,特朗普加征关税本想施压中国,结果反噬自家农业。2025年美国大豆期货价格持续走低,11月合约在1009美分每蒲式耳徘徊,折合10美元左右。成本方面,种子、农药和燃料支出没降,农民每生产一蒲式耳就亏1美元以上。政府援助计划虽有百亿规模,但覆盖面有限,许多小农场主拿不到足额补贴。相比2018年的贸易战,这次危机更严重,因为中国已建立起稳定的替代供应链,巴西出口量激增到创纪录水平。阿根廷也降低出口税,吸引中国买家,9月份中国至少从阿根廷买了10船大豆货。这让美国市场份额永久流失,恢复起来难度大。 中国策略的关键是坚持到底,不给美方喘息机会。通过加征关税回击,中国维护了自身利益,也让国内产业受益。豆农扩大种植,加工厂产量上升,经济循环更健康。国际合作方面,中国与巴西签订的协议覆盖数百万吨大豆,确保价格稳定。这不光是短期应对,更是长远规划。美方如果继续傲慢,农业影响力会进一步衰弱,其他国家看到美国的不确定性,也会转向可靠伙伴。中国这一手,彻底粉碎了美方的投机心理,只有打痛了对方,才能在关税战中占优。

0 阅读:3

猜你喜欢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