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为什么唯独在我们中国,电商彻底干趴了实体店?这么说吧,同样的东西,网上

韫晓生 2025-10-19 16:53:35

[中国赞]为什么唯独在我们中国,电商彻底干趴了实体店?这么说吧,同样的东西,网上卖300,实体店卖800,就问你买谁的?欧美国家的人,有大把时间逛商场,而我国有很多人一天工作超10小时,动不动就是996、白加黑,哪有时间逛实体店?   (信源:第一财经——年终盘点|巨头失速、直播求变,2024年电商行业“等风来”?)   周末路过常去的商业街,曾经人挤人的商场如今冷清得能听见脚步声 —— 三家相邻的店铺玻璃上,齐刷刷贴着 “旺铺招租” 的红色海报,卷边的纸角在风里晃荡,格外刺眼。   更扎心的是,同款品牌运动鞋,线上旗舰店 300 元还包邮,线下专柜标价 800 元,店员说 “最多打九折”,这种翻倍的价差,让不少人连进店试穿的欲望都没了。   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当下中国实体店集体败退的缩影,背后藏着电商与实体店的生死较量,更藏着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深刻变迁。   这种差距的根源,首先是社会节奏的天差地别。很多欧美人每周工作 35 到 40 小时,晚上有时间去超市比价,周末能带着家人逛半天商场;但在中国不少城市,白领们每天工作 10 小时起步,加上一两个小时的通勤,到家时商场往往已经关门。   于是,深夜躺在床上刷手机,手指一点下单,第二天中午快递就送上门,成了最省心的选择。就像北京的程序员小李说的:“不是不想逛实体店,是真的挤不出时间,线上购物是被‘逼’出来的习惯。”   电商能“留住”消费者,不仅靠时间便利,更靠物流速度优势。中国电商在郊区和三四线城市建仓储,自动化分拣系统24小时运转,顺丰、京东自营、菜鸟网络构建的物流网使“次日达”成标配。这让实体店“立等可取”的优势不再,毕竟没人愿专门跑商场买衣服还自己拎回家。   支付方式便利为电商添了把火。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2023 年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 86%,多数人出门手机一扫就能付款;而欧美主流是刷卡,部分地方还需签字确认,流程耗时几分钟。   线上支付更简单,轻点屏幕,几秒就能完成扣款、确认、生成订单,相比之下,实体店收银台显得笨拙。   商家的选择加剧了实体店困境。开实体店成本高,要承担高额租金、人工费,还要囤货压资金;而开网店不用付房租,库存压力小,平台还能精准推送,即便只有千分之一的人感兴趣也能做成生意,成本降低使线上商品价格更有优势。   不过,电商并非“万能解药”。大平台流量集中,小网店不花钱买曝光,可能一个月都卖不出一单,淘汰速度与实体店相当。   消费者享受电商便利时,也面临 “坑”。线上商品质量不一,虽有七天无理由退货,但部分商家设门槛,退货麻烦;衣服、家具等商品照片与实物差异大,不少人退货心累。   因此,很多人买电子产品、化妆品时先去实体店试用再网上下单,“线下体验、线上买单” 模式让华为、小米等品牌体验店有了生存空间,它们不靠现场成交,而是靠展示产品吸引线上下单。   但传统服装、百货店就没这么幸运了。租金没降,客流却断崖式下滑,不少店主干脆转型做直播,把原来的门店改成直播间,橱窗换成补光灯,客人不用走进来,隔着屏幕就能下单。   其实,电商与实体店并非 “你死我活” 的关系。如今,越来越多实体店尝试 “线上线下融合”,线下店不仅卖货,还提供试穿、售后、社群活动等服务,线上负责销售与引流;部分超市推出 “线上下单、门店自提”,让消费者既享低价又能当天拿货。   这种模式正找寻两者平衡点,电商优势是便利与低价,实体店优势是体验和即时性,二者结合才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有人会问,若快递不再又快又便宜,人们是否还会放弃实体店?答案或许是否定的。当下中国电商崛起,本质是适应国人“高效生活”需求。   未来,电商监管趋严,假货问题解决,实体店找到新生存方式,或许会出现“电商不碾压、实体店不消失”的消费生态。毕竟,线上线下能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才能走得更远。

0 阅读:77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