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生 印度今天突然宣布了 10月19日,印度加快进口俄罗斯石油速度,据塔斯社10月17日报道,印度报业托拉斯援引克普勒公司的消息称,由于印度对能源的需求增加, 10月上旬,印度对俄罗斯原油的进口量再度攀升,日均达到约180万桶,较9月增加25万桶。这一数据来自能源分析机构克普勒,反映出印度炼油企业正加速采购打折俄油,以应对节前能源需求高峰。 表面上看,这是价格与物流的双重驱动——俄罗斯原油持续低价,运输路线趋于稳定,印度炼厂“买得便宜、炼得划算”。但背后,是一场持续多年的能源战略调整。 几年前,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今,俄油已占其总进口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成为最大供应国。这种转变,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现实利益的精准计算。 低价俄油不仅缓解了印度国内的能源压力,更催生了“转口暴利”模式:炼油厂低价进口、加工后高价出口至欧美,一进一出,利润惊人。仅2025年上半年,印度炼油出口就创汇超150亿美元。过去三年,因能源成本降低节省的外汇更是突破130亿。这笔钱,直接反哺了财政,也稳住了通胀。 此前,特朗普声称“莫迪已答应减少俄油进口”,但印度官方迅速否认,随后采购量不降反升。这并非不给美国面子,而是**国内现实不允许**。印度超85%的石油依赖进口,能源安全是红线。若强行“脱钩”俄油,不仅炼厂需投入巨资改造设备,能源价格也可能飙升,引发社会动荡。 美国虽施压不断,甚至威胁加税,但开出的条件远不如俄罗斯“实在”。中东和美国的原油价格高,运输成本也更高。更关键的是,印度炼厂早已为俄油“量身优化”,换油种等于停产改造,经济损失巨大。 有分析指出,印度正以“经济实用主义”为核心,构建独立的能源通道。部分交易已转向非美元结算,运输也依赖“影子船队”,规避国际制裁。这种操作虽存争议,但确保了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网友热议:“印度不是站队,是站‘便宜’。”“美国一边买俄铀、俄化肥,一边让别人禁油,谁信?” 事实上,全球南方国家正越来越倾向“自主选择”。对印度而言,能源不是地缘政治的筹码,而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只要俄油价格有优势、供应不断,这种采购模式就不会改变。 说到底,在生存与口号之间,印度选择了前者。而它的油轮航向,从来只听市场的号令。
印度再次更新印巴空战新战果获得十枚基本完好的PL15E并已破解其算法据《印度斯
【60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