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了解一位科研大佬 胡海岚 胡海岚院士简介(神经生物学方向) (情绪与行为神经机制研究,国际首创“氯胺酮抗抑郁机制”,48岁院士) 1. 1973年(0岁):生于浙江杭州。 2. 1991年(18岁):考入北京大学生物系,主修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3. 1996年(23岁):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师从Corey Goodman教授。 4. 2002年(29岁):获博士学位后进入冷泉港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专注果蝇神经环路发育。 5. 2004年(31岁):转至弗吉尼亚大学研究哺乳动物情绪神经机制,转向抑郁症基础研究。 6. 2008年(35岁):全职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组建情绪神经环路研究组。 7. 2013年(40岁):发现外侧缰核过度放电是抑郁症的“神经开关”,成果发表于《Science》。 8. 2015年(42岁):揭示氯胺酮快速抗抑郁的分子靶点(外侧缰核T型钙通道),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 9. 2017年(44岁):获国际神经科学领域“凯默理奖”(全球首位亚洲女性获奖者)。 10. 2019年(46岁):发现社会地位调节的神经机制(“胜利者效应”),发表于《Nature》。 11. 2021年(48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任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院长。 12. 2023年(50岁):开发靶向缰核的精准神经调控技术,进入抑郁症治疗临床试验。 13. 2025年(52岁):作为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主导“中国脑计划”情绪障碍研究专项。 *** 关键领域贡献 - 抑郁症机制:首次阐明外侧缰核过度放电与抑郁的因果关系,改写教科书理论。 - 转化医学:从基础发现到临床转化,推动氯胺酮靶向治疗研发,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学科建设:创建浙江大学脑科学交叉研究院,培养神经医学复合型人才。 注:胡海岚院士的研究轨迹体现了从基础神经科学到临床医学的贯通,其成果为情绪障碍诊疗提供了原创性靶点。时间节点根据学术里程碑整理,主要成就源自公开报道。科研日常 科研 国自然 国自然基金 我的学习进化论 硕博圈 医学
每天了解一位科研大佬胡海岚 胡海岚院士简介(神经生物学方向) (情绪与行为神经
科海群星谱
2025-10-18 19:17:20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