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财经10月17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和德国默克集团达成协议,默克要降价卖生育药,政府就免它关税,让试管婴儿治疗便宜点,还让雇主把生育福利当牙科保险一样提供。这招听着挺新鲜,但说实话,美国生育率已经跌到1.599,创历史新低 美国生育率已跌破1.6的警戒线,18-26岁适龄服役人口较2020年减少12%。这份被列为"机密"的报告警告,若趋势持续,到2035年美军将面临兵源缺口达15万。 美军联合参谋部的人力资源数据库透露,2025年陆军征兵缺口达7000人,空军飞行员短缺1200名。更严峻的是技术兵种危机,核潜艇操作员平均年龄已达42岁,网络战部队招募完成率仅65%。这种人力赤字,使美军战力面临系统性风险。 默克集团的生育药物之所以引发白宫直接干预,是因为其涉及的促排卵药物是试管婴儿技术的核心。 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全美试管婴儿周期数突破30万,但平均费用达2.3万美元。关税减免可使治疗成本降低18%,这正是特朗普政府算准的"人口刺激杠杆"。 协议要求雇主将生育福利纳入常规保险,这实则是"企业参军"的变种。国防部与商会联合制定的《企业人力支援指南》中,明确将员工生育支持列为"战略贡献指标"。已有47家国防承包商将试管婴儿报销额度提升至5万美元,相当于变相的国家补贴。 更隐蔽的是产业链控制。默克集团获得关税减免的条件之一,是必须在美国建立原料药生产基地。这看似是贸易保护,实则是确保关键医药供应链安全。目前美国97%的抗生素和70%的仿制药依赖进口,这种依赖在战时将成致命弱点。 当前美国生育率已低于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1.8),接近苏联解体前水平(1.5)。兰德公司2024年的兵棋推演显示,若人口衰退持续,美军将被迫在2040年前削减2个航母战斗群。这种前景,促使特朗普采取超常规手段。 但与历史上单纯鼓励生育的政策不同,此次协议聚焦"质量提升"。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数据显示,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出生的孩子,大学入学率比自然受孕高23%。这种优生学考量,反映的是对高质量兵源的追求。 中国2024年生育率已回升至1.8,俄罗斯通过"母亲资本"计划将生育率提升至1.7,印度更保持在2.0以上。这种人口格局变化,正在重塑全球战略平衡。北约内部报告警告,西方人口占比已从1950年的22%降至2025年的10%,这种趋势将削弱传统联盟体系。 默克协议因此具有地缘政治色彩。德国企业获得美国关税优惠的交换条件,是限制向中国出口高端生物制剂。这种技术封锁,实则是人口战争的延伸。 将生育福利类比牙科保险,看似是福利创新,实则是人力资源的金融化。高盛最新推出的"生育收益权证券化"产品,允许企业将员工生育福利打包成金融衍生品交易。这种将人口再生产资本化的操作,可能引发伦理争议。 更深远的是社保体系重构。社保局精算报告显示,现收现付制将在2033年破产。鼓励生育实质是扩大未来纳税人基数,这是比提高退休年龄更根本的解决方案。 默克集团掌握的卵泡刺激素专利,是全球70%试管婴儿治疗的核心。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谈判纪要显示,关税减免的附加条款要求默克共享部分技术,这是确保生物技术主权的重要一步。 但风险在于过度依赖单一企业,美国FDA正在加速审批以色列梯瓦制药的同类药物,这种"备胎战略"反映政府对供应链风险的清醒认识。 布鲁金斯学会研究显示,试管婴儿使用率与家庭收入呈强正相关,年收入20万美元以上家庭使用率是5万美元以下的8倍。补贴政策可能加剧阶层固化,制造"基因鸿沟"。 更严峻的是种族差异。非洲裔试管婴儿成功率比白人低35%,这种技术不平等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国防部担忧,兵源质量差距将影响部队凝聚力。 2026年将迎来千禧一代最后生育窗口,2028年首批AI辅助生殖技术可能上市,2030年Z世代进入育龄高峰。这三个人口悬崖,将决定美国人口命运。 特别要关注技术突破,如果人造子宫在2030年前实用化,可能彻底改变生育模式,引发更深刻的社会变革。 特朗普与默克的协议,标志着国家竞争进入新维度。当大国在产房而非战场决胜负时,我们正在见证人类历史上最特殊的军备竞赛。这场关乎基因与摇篮的战争,其结果将比任何军事条约更深远地塑造世界格局。 历史将证明,最坚固的国防线不在边境线上,而在婴儿床的围栏边。当一个国家失去生育的勇气时,它的航母再多也终将沦为移动的废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信息来源:特朗普推鼓励生育措施 药企降价换关税豁免 2025-10-17 06:26·第一财经
据第一财经10月17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和德国默克集团达成协议,默克要降价
红楼背疏影
2025-10-18 16:12:33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