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若台海爆发冲突,

笑蓝说 2025-10-18 12:00:04

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若台海爆发冲突,澳大利亚是否愿出兵?”   2025 年 7 月 13 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演播厅,聚光灯聚焦在帕特・康罗伊身上。   主持人将话筒递到他面前,语气尖锐:“美国要求承诺台海冲突出兵,澳大利亚会答应吗?” 康罗伊身体微微前倾,放下手中的水杯,声音清晰有力:“我们不讨论假设场景,决策需看当时实际情况。”   这句话刚落,演播厅外的社交媒体已炸开锅, 澳拒美台海出兵承诺 的话题迅速冲上热搜。   没人没注意到,他回答时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西装袖口 —— 那里绣着极小的澳洲国徽,像是在强调主权立场。   这句话瞬间冲上热搜,既没忤逆美国,也没把话说死,背后是澳当局反复盘算的利益账。   当天下午堪培拉总理府,阿尔巴尼斯正对着两份文件皱眉: 一份是美国五角大楼的施压函,要求澳方在 AUKUS 框架下明确 “台海协防义务”;   另一份是澳洲贸易委员会的数据:2024 年对华出口额占澳出口总量的 34%,其中铁矿石、天然气贡献超七成。   “不能被美国绑死。” 他对着内阁成员说,指尖点在贸易数据上,“西澳的矿场要是停了,失业率能涨三个点。”   2025 年 7 月 14 日,也就是康罗伊回应的第二天,澳国防部内部会议悄然召开。   海军参谋长马克・哈蒙德少将摊开兵力部署图:“我们目前有 3 艘护卫舰在波斯湾护航,2 艘在南海参与联合巡逻,剩下的 4 艘还在维护 —— 根本抽不出兵力去台海。”   旁边的后勤部长补充:“台海距离澳本土超过 5000 公里,补给线要穿越南海,风险太大。”   康罗伊坐在主位,翻看着会前收集的商界意见:力拓、必和必拓等矿业巨头联名写信,“恳请政府优先保障对华贸易通道安全”。   他敲了敲桌子:“昨天的回应不是敷衍,是基于现实的判断。”与此同时,南澳州的牛肉加工厂里,厂长戴维・库克正盯着生产线。   工人们忙着将包装好的牛肉装进冷链集装箱,箱子上印着 “中国海关检疫合格” 的标识。   “去年中澳重启牛肉检疫合作后,我们对华出口量翻了一倍。” 戴维笑着说,手里拿着中方发来的订单,“下个月还要扩产,中国客户说要增加雪花牛肉的采购。”   四年前莫里森政府时期,他的工厂因出口禁令被迫裁员 200 人,如今车间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   “听说政府拒绝了美国的出兵要求,我举双手赞成。” 戴维擦了擦额头的汗,“要是贸易断了,我们又得失业。”   2025 年 6 月,也就是康罗伊回应前一个月,中澳农业合作论坛在墨尔本举行。   中国农科院的专家与澳方签订协议,共同研发抗旱小麦品种,计划在澳东南部推广种植。   “中国的杂交技术加上澳的土地资源,能让产量提高 20%。” 澳方农业部长在论坛上表示,眼里满是期待。   论坛外,澳大利亚农民协会的代表举着标语:“要合作,不要对抗”—— 他们中超过六成的人,农产品出口依赖中国市场。   这份合作协议,后来也成了澳内阁讨论台海立场时的重要参考:“不能让农业合作成果付诸东流。”   时间拉回 2024 年 12 月,悉尼港的集装箱码头灯火通明。   中国远洋的货轮正在装载货物,船上既有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也有刚生产的稀土元器件 —— 这是中澳稀土联合实验室的首批量产产品。   “以前我们只出口稀土矿,现在能生产高纯度元器件,利润翻了五倍。” 澳稀土集团 CEO 彼得・利特尔说,手里拿着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协议。   这个投资 2.3 亿澳元的实验室,不仅让澳实现了稀土产业链升级,还创造了上千个就业岗位。   “要是卷入台海冲突,这些合作都得停。” 彼得当时在接受采访时直言,“政府得清醒点,经济才是根本。”   如今,康罗伊的回应已过去一个月,澳大利亚的务实策略逐渐显效。   2025 年 8 月,中澳自贸协定升级版正式生效,数字贸易、劳动力流动等领域的合作全面展开;   AUKUS 潜艇项目虽在推进,但澳政府明确表示 “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并减少了与美国在南海的联合军演频率; 南澳的牛肉加工厂、西澳的矿场、东南部的小麦农场,都在稳步扩大对华出口,失业率降至近五年新低。   阿尔巴尼斯在近期的演讲中说:“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永远以本国人民的利益为核心。”   这句话,或许正是康罗伊那番回应的最好注脚 ——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澳大利亚选择了一条贴合自身利益的平衡之路。     信源:美方就台海问题施压,澳部长拒绝作出承诺 2025-07-14 09:38·海峡网

0 阅读:261
笑蓝说

笑蓝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