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游击队长刘奎要开会。骨干王德说头疼想睡觉,刘奎觉出不对,悄悄跟上。王德眼神躲闪,突然说:“队长,我对不起你!” 那年秋夜,朱家坑密林中,刘奎正清点队员,准备部署袭击伪军据点的任务。他看见骨干王德缩在角落,脸色憔悴。 “王德,开会了,精神点!” 刘奎喊。 王德猛地抬头,眼神慌张,支支吾吾道:“队长,我…… 我头疼,想先歇会儿。” 刘奎心里一沉。王德 1928 年参加革命,打过硬仗、负过重伤,向来不怕苦,今天太反常。 刘奎挥手:“那你先休息,会议内容我稍后跟你说。” 但他知道,这里面肯定有事。 会议开得很短。刘奎快速布置完袭击方案,心里总想着王德的异常。1941 年皖南事变后,他带着两名伤员拉起队伍,从 13 人、2 支半枪发展到百余人,端了多个敌伪据点。敌人悬赏 2000 大洋抓他,还派人渗透队伍。 散会后,刘奎摸到王德的草棚外,听见里面有叹息声。掀帘一看,王德坐着搓手,面前放着个空酒壶 —— 这是违纪行为。 “头疼还喝酒?” 刘奎声音不高。 王德站起身,双手绞着,不敢对视:“队长,我……” 说不出完整的话。 刘奎坐下,想起三个月前的事:王德背着母亲逃难被抢,是他救了人,还分了米;王德母亲病逝,也是游击队凑钱安葬的。 刘奎放缓语气说:“有什么事不能跟我说?你打鬼子总冲在前面,现在有难处,别见外。” 这话戳中了王德。他蹲下身呜咽:“队长,我对不起你!我不是人!” 接着断断续续说出实情。 叶保长摸清王德爱喝酒的毛病,先送酒送钱,后来又用 2000 大洋利诱,让他刺杀刘奎,还威胁要连累他乡下的妹妹。 王德抹着眼泪说:“我知道你待我好,可我想给妹妹留条活路,却实在下不去手。” 刘奎没发怒,想起掩埋首长时的心情 —— 有人会动摇,只要回头就有救。他拍了拍王德的肩:“你肯说出来,就没忘本。2000 大洋买不走骨气,也买不走兄弟情,现在回头还不晚。” 王德的事给刘奎提了醒。队伍壮大了,但新战士多是农民或逃兵,没读过书,不知道为啥打鬼子,容易被敌人钻空子。 从第二天起,刘奎办起夜校:抄《告皖南同胞书》教大家认字,用树枝在地上画地图讲战术。他常说:“枪要硬,心里的道理更要硬,知道为谁打仗才不会走歪路。” 夜校让队伍变了样:没人抱怨苦,都主动学认字;执行任务时没人畏缩,一提打鬼子就兴奋。 1941 年 10 月,刘奎带队伍打谭家桥乡公所。战士们照着夜校学的战术配合,缴获了 50 多支枪,还活捉了反共乡长。百姓纷纷送儿子参军,队伍扩到 200 多人。 但敌人没停过围剿。1942 年夏天,刘奎带警卫员从江北回来,在铜陵遇到日军突袭。为掩护群众,他们引开日军,子弹打光后跳进池塘。警卫员周义富用身体挡刺刀,当场牺牲,刘奎腰部中弹。 地下党把刘奎送去找 “土郎中”。看着剃头刀和鸦片膏,刘奎说:“动手吧,我扛得住。” 没有麻药,他咬着棉被挺过了取弹,伤还没好透,就又带队端了伪军据点。 1943 年 11 月最惊险:叛徒王昆山、张新元趁雪夜偷袭,三名战友牺牲,刘奎也中弹了。 他用手指抠出子弹,喊战友们突围,自己吸引敌人火力。敌人逼近时,他跳下悬崖。 没想到半山腰的大树把他挂住了。他爬进一个猴洞,靠野果活了 20 多天,直到地下党员找到他。 “打不死的刘奎” 出了名。敌人多次围剿都没用,百姓却偷偷给游击队送粮、传情报。岩源村设了秘密交通站,有一次敌人放火烧山,老乡还指引他躲进炭宕。 从 1941 年 5 月到 1945 年日本投降,刘奎带队伍打了一百多次仗,粉碎了敌人无数次 “清剿”。 队伍从 13 人发展到 800 多人,后来改编为皖南沿江纵队,成了皖南抗日的顶梁柱。夜校里的战士不少成了骨干,有的解放后还担任了重要职务。 王德跟着刘奎打仗,1947 年打箬岭碉堡时牺牲,用生命兑现了承诺。 后来刘奎常说:“不是我打不死,是信仰打不死,是百姓的支持打不死。” 他从吉安放牛娃成长为新四军参谋,六次重伤、两次闯过鬼门关,用一生诠释了 “革命理想高于天”。 王德那句 “队长,我对不起你”,不只是一个战士的悔悟,更证明了:敌人能收买利益,却永远收买不了中国人的骨气与信仰。
1941年,游击队长刘奎要开会。骨干王德说头疼想睡觉,刘奎觉出不对,悄悄跟上。王
靖江的过去
2025-10-18 10:49:29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