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刚刚正式宣布 2025年10月17日,美国国土安全部正式宣布,从10月16日起,对所有通过“人道主义豁免”途径进入或停留在美国的移民统一征收1000美元的费用。 简单说就是,连寻求庇护的移民都要交留美费,这笔钱得由海关、移民执法局等部门统一收取。事情不算新鲜,早有先例——2024年4月美国就上调过多数移民申请费,如今又把主意打到人道主义通道上,本质是向移民要钱的政策延续,但信号很明确:华盛顿既想填补财政缺口,又想彰显移民问责姿态,宁可让人道主义变味,也要把收费的规矩立起来。 我有两点要说,第一,收费容易落地难。国土安全部宣称此举是为“强化问责、防止滥用”,但真正通过人道主义豁免入境的,多是逃离战乱的弱势群体——以阿富汗撤离人员为例,入境安置资金扣除杂费后所剩无几,1000美元几乎是他们数月的生存费用。真要严格征收,要么把移民逼回险境,要么催生更多规避手段,所谓防止滥用不过是借口,反而要先过情理关和执行关。 第二,政策像杆天平,一头沉了另一头必歪,美国一边向这类移民收取千元费用,一边为高资产群体保留着便捷的居留通道,这种差异让政策引发不少讨论。更关键的是,联邦债务已突破37万亿美元,政府开源无方就盯上移民群体,可人道主义的核心是救助而非交易。一旦庇护需要用钱衡量,不仅会引发移民权益组织抗议,更会让美国的“人权招牌”蒙尘,最终不过是政策制定者想出的增收办法罢了。 值得深思的是,人道主义豁免本是为特殊困境群体预留的生存通道,如今附加收费条件,本质上是把救助变成了筛选——能掏出1000美元的移民或许能留下,而真正走投无路的人只能被挡在门外。这种用钱划分资格的逻辑,不仅背离了人道主义的初衷,更可能加剧移民群体的分化,让美国社会本就存在的移民矛盾进一步激化。 不过,这场“向人道主义移民收费”的政策争议才刚发酵——国土安全部能不能靠这1000美元费用既填补部分财政缺口,又压减所谓的申请滥用,还要看后续弱势群体的实际应对与执行阻力;而那些本就身处困境、寄望通过豁免留美的移民,究竟会选择咬牙缴费,还是被迫放弃入境计划,接下来几个月的申请数据和权益组织的反馈,或许会给出更清晰的答案。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快讯!快讯! 美国刚刚正式宣布 2025年10月17日,美国国土安全部正式宣布
晚霞照我心
2025-10-17 23:58:3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