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发商业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官网突然更新,宣称:“提供商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系列产品及相应服务,成为商用航空发动机全球主制造商之一”。 这声“成为商用航空发动机全球主制造商之一”的宣告,背后是历时十四年攻坚克难的CJ-1000A“长江”发动机,是中国打破西方垄断、掌握航空工业“心脏”技术的决心,更是对美国多年技术封锁的最有力回应。 商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从来不是啥简单的机械设备,而是西方攥在手里的战略筹码。全球航空市场里,美国通用电气、普惠,英国罗尔斯·罗伊斯,还有美法合资的CFM国际,这四家差不多垄断了所有大型客机发动机的供应。 中国要搞大飞机C919,最头疼的就是“心脏”问题,早期不得不先用CFM国际的LEAP-1C发动机,这就等于把产业链的命脉交到别人手上。 2020年特朗普政府就盘算着禁售这款发动机,理由荒唐到担心“技术被逆向仿制”,本质就是想卡断C919的生路,让中国大飞机永远当西方的“组装厂”。 当时通用电气都急得跳脚,因为他们清楚中国市场的分量,更明白发动机技术的复杂性绝不是“逆向仿制”就能突破的,但美国政客不管这些,眼里只有遏制中国发展的执念。 可他们忘了,中国最不怕的就是封锁。2011年9月,CJ-1000A第一次用“长江”的名字在北京航展亮相,那会儿不少人还觉得这就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毕竟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光是一片风扇叶片就得在-55℃到150℃的极端温差下保持强度,还要承受每分钟数千转的离心力。 但中国航发人用行动一步步击碎了质疑,2017年完成和C919的适配,2019年确定12-15吨的推力等级,2022年完成验证机全部设计,2023年装上运-20改装的飞行台进行试飞。 每一个时间节点背后,都是无数科研人员在材料、工艺、控制等领域死磕,就说那复合材料风扇叶片,中国团队硬是突破了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技术,让叶片比传统钛合金轻了30%,油耗降低15%,这可不是靠“仿制”能得来的真本事。 美国的遏华政策反而成了最好的“催化剂”,当年他们越喊着要禁售LEAP-1C,中国航发的研发进度就越提速。因为所有人都明白,核心技术买不来、求不来,只能自己干。 现在CJ-1000A按计划2025年就能服役,这意味着C919终于能装上“中国心”翱翔蓝天。你想想,等中国的大飞机不再依赖西方发动机,美国想通过技术封锁遏制中国航空产业的算盘就彻底落空了。 更狠的是,中国航发直接宣告要做“全球主制造商之一”,这可不是说说而已,CJ-1000A不仅能满足C919的需求,还能适配150-180座级的单通道飞机,凭着低排放、低噪音的优势,完全有能力在国际市场上分一杯羹。这就等于在西方垄断的航发市场上,硬生生撕开了一个口子。 回望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技术引进到现在的自主研发,这条路走得特别艰难。但正是靠着这种“别人卡脖子就自己亮剑”的劲头,中国才在一个个高端制造领域实现突破。 美国以为禁售发动机就能困住中国大飞机,却没想到反而逼出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现在中国航发的官网声明就摆在那儿,每一个字都在告诉世界,中国不仅能造出自己的大飞机,更能造出最关键的“心脏”。 这不仅是对美国遏华政策的一记耳光,更是中国航空工业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宣言。未来,等装着“长江”发动机的C919穿梭在全球各地的机场时,人们会清楚看到,任何封锁和遏制,都挡不住一个国家追求科技自立自强的脚步。
现在全网最骄傲的人,一定是印尼防长沙夫里。沙夫里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只是宣布要买中
【23评论】【42点赞】
用户10xxx38
2027年全面装机!